时间: 2025-05-15 04:3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4:33:46
白沙买舡脕至严州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脕晴。
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
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
在浓重的雾中,我以为是早晨的雨,斜阳下竟然放晴。
远处的万山都消失在江水之外,只有一座塔在岭上显得格外明亮。
小舟虽然不算宽敞,但我并不觉得狭窄,路途虽长,我已感到疲倦。
在子陵台下的水面上,我没有喝水,竟然先感到其清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游历严州,意在表现他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白沙买舡脕至严州》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与旅途感受的诗,开篇用“重雾疑朝雨”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氛围,给人以不确定感,却又在“斜阳竟脕晴”中转为明朗,展示了自然的变化无常。接着,诗人通过“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来表达目之所及的辽阔与高远,山的消逝与塔的突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景物的层次感。
在舟行的描写中,诗人自我调侃“舟小宁嫌窄”,显现出一种豁达与随和,虽舟小却不觉狭窄,进一步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态度;而“途长已倦行”则表达了旅途的辛劳。这种与自然、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贯穿整首诗,最终在“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中达到高潮,水的清澈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泊,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清明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斜阳竟脕晴”意指什么?
A. 太阳下山
B. 天气放晴
C. 雨停了
填空题:诗人形容航行的舟为“舟小宁嫌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子陵台与陶渊明有关。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比较,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杨万里的作品则显得细腻与平和,二者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李白强调瞬间的壮丽与豪情,而杨万里则更注重心境的清明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