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3:25
原文展示: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黄公度 〔宋代〕
农夫烈日夏畦耕, 仙家九转丹灶成。 阿奴投烛婢翻羹, 飞蛾赴焰鸡遭烹。 汤为池兮火为城, 未如三伏南州行。
白话文翻译:
农夫在烈日下夏天耕作, 仙家炼丹炉九转成功。 阿奴投烛,婢女翻羹, 飞蛾扑火,鸡被烹煮。 热水成池,火焰作城, 都不如三伏天在南方行走的苦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南方酷暑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是黄公度在南方经历酷暑时所作,通过对比农夫、仙家、家中琐事以及自然界的飞蛾和鸡的遭遇,来表达对南方三伏天酷热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南方酷暑的极端环境。首句以农夫烈日下耕作为起点,描绘了农民的艰辛。接着通过仙家炼丹的场景,暗示了即使在超脱尘世的环境中,也无法逃避酷热。后两句通过家中琐事和自然界的牺牲,进一步强化了酷热的主题。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南方三伏天酷热的深刻感受,认为任何极端的环境都不如这种酷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对南方酷暑的深刻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南方酷暑的深刻感受,通过多重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酷热的极端性和无处逃避的现实。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农夫烈日夏畦耕”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农夫在烈日下辛勤耕作 B. 农夫在夜晚耕作 C. 农夫在阴凉处休息 D. 农夫在雨中耕作
“仙家九转丹灶成”中的“九转”指的是什么? A. 九次转动 B. 九次炼丹 C. 九次变化 D. 九次试验
诗中“飞蛾赴焰鸡遭烹”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