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4: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4:48:25
杏花天 赋疏杏
作者: 张炎 〔宋代〕
湘罗几剪黏新巧。
似过雨胭脂全少。
不教枝上春痕闹。
都被海棠分了。
带柳色愁眉暗恼。
谩遥指孤村自好。
深巷明朝休起早。
空等卖花人到。
这几剪湘罗的花朵,黏贴得新颖而别致。
宛如经过雨水的胭脂,颜色全都减淡了。
不让枝头上的春痕喧闹,
都被海棠花给分散了。
带着柳色的愁眉显得暗淡而恼怒。
随便远远地指向那孤独的村庄自有其乐。
深巷里明天早晨别早起,
白白等着卖花的人到来。
张炎,字子辉,号白云,宋代词人。其词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细腻情感。他的作品在艺术上追求真切细腻,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杏花天 赋疏杏》创作于宋代,正值该朝代文化繁荣时期,文人墨客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情感。诗中的杏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而诗人借花抒发对春天的渴望及对生活的感悟。
《杏花天 赋疏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波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写花的美丽与春的气息,后四句则反映了诗人的愁绪与期待。开头的“湘罗几剪黏新巧”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花朵的精致让人叹服。然而“似过雨胭脂全少”则暗示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花虽美丽却难以持久。接下来的“不教枝上春痕闹,都被海棠分了”则表现出诗人对花与春的珍惜与无奈,似乎在感慨美好事物的易逝。
后半部分的“带柳色愁眉暗恼”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柳色象征着愁苦,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困扰,似乎在期待着某种解脱。最后几句“深巷明朝休起早,空等卖花人到”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无奈于现实的等待和孤独。整首诗在描写春花的同时,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杏花与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期待。诗的情感基调在美丽与忧愁之间徘徊,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真情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湘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丝绸
C. 一种颜色
D. 一种树木
填空题:诗中“似过雨胭脂全少”表达了对花的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炎的《杏花天 赋疏杏》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两者都在作品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