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莼菜二首》

时间: 2025-04-26 12:25:37

诗句

千里莼丝未下盐,北游谁复话江南。

可怜一箸秋风味,错被旁人苦未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5:37

原文展示:

千里莼丝未下盐,
北游谁复话江南。
可怜一箸秋风味,
错被旁人苦未参。

白话文翻译:

千里之外的莼菜丝还没有经过盐的调味,
北方的旅行者又有谁再提起江南的往事?
可怜这筷子夹起的秋风味道,
却误被旁人享受而我未曾品尝。

注释:

  • 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烹饪,味美可口。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调味品,象征着对食物的加工与提升。
  • 北游:指向北方旅行。
  • 江南: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以风景优美和文化丰富著称。
  • :筷子的古称。
  • 秋风味:这里隐喻着一种清新、淡雅的味道,象征着秋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 莼菜:在古代文人中被视为清雅之物,代表着江南的美好风光。
  • 江南:常常被诗人用作怀念和思念的对象,代表着温暖的故乡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似道,字子修,号静斋,宋代诗人,生平较为神秘,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风格清丽,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往往富有乡愁和游子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北方之际,遥望故乡江南,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与无法品尝的惆怅,反映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莼菜二首》通过对莼菜这一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怀念。首句“千里莼丝未下盐”不仅指出了莼菜的美味,更隐喻了故乡的距离和无法触及的遗憾。莼菜的“盐”,象征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与渴望,而“北游谁复话江南”则表明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最后两句“可怜一箸秋风味,错被旁人苦未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因为身处异地而无法分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里莼丝未下盐:描绘了莼菜的美味,暗示着遥远的故乡与不易触及的情感。
  2. 北游谁复话江南:表达了在北方旅行的人,对江南的思念无处诉说的孤独感。
  3. 可怜一箸秋风味:用“箸”象征着对美味的渴望,秋风则带来一种清凉的情感。
  4. 错被旁人苦未参:表达了诗人对他人分享美味的嫉妒与自己无法品尝的苦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盐”比作生活的调味品,暗示着对于故乡的渴望。
  • 拟人:赋予秋风以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莼菜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浓厚的思念和因身处异乡而产生的孤独与遗憾,体现了游子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莼菜:象征故乡的美味与温暖。
  • :代表生活的调味与追求。
  • 秋风:象征着清新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莼菜”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乡愁与美味
    C. 孤独与遗憾
    答案:B

  2. 诗中“北游”指的是什么? A. 回乡
    B. 去北方旅行
    C. 留在江南
    答案:B

  3. “错被旁人苦未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羡慕与嫉妒
    B. 快乐与满足
    C. 无奈与孤独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孤独,但通过月夜的意象,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运用自然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江南文化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念奴娇·断虹霁雨 登快阁 寄黄几复 清平乐·春归何处 赠李端履 其四 赠李端履 赠李端履 赠李端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条寒玉 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朱践耳 追本求源 无方之民 漏尽钟鸣 山字旁的字 相映成趣 馋涎欲垂 包含绠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苦行僧 闭门思愆 要支 悟结尾的成语 癶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