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时间: 2025-07-12 08:05:37

诗句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8:05:37

原文展示: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白话文翻译:

冬天已经过了一半,早晨的雪是从何而来的呢?
难道这场雪是为了南方的麦田所需?
其实它更多是为了北方梅树的生长。
庭院里不允许孩子们来扫雪,林下只有愁苦的狂风在摧残。
不要问兔园里共赋诗的客人,相如居右才最为出众。

注释:

  1. 穷冬:指冬季的尽头,严寒的冬天。
  2. 劲腊:指腊月,即农历的十二月,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3. 晓雪:早晨的雪。
  4. 南亩:南方的田地。
  5. 多应:多半是。
  6. 北枝梅:北方的梅花。
  7. :扫除。
  8. 狂吹:狂风吹袭。
  9. 兔园:兔子的园子,可能是指一个诗意的场景。
  10. 相如: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以五言古诗和律诗见长。他的作品常体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值冬末春初,作者通过描写雪景,表达对季节变迁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十二月十七日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的雪景,诗中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开篇直接点出冬天的严寒已过了一半,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期待春天的渴望。诗人通过“晓雪”这一意象,引发人们对春天的遐想,似乎这场雪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用“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来表达对雪的思考,似乎雪对南方的麦田并不重要,而更是为北方的梅花而降。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地域气候的差异,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后面的两句则转向了人们的生活,庭院中不允许孩子们来扫雪,反映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与敬畏。“唯愁狂吹摧”更是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对比,令人深思。

最后一句提到“兔园同赋客”,则引入了古代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强调了诗人地位的重要性。这种结尾的方式,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又升华了一个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冬劲腊已过半:描绘出冬季的寒冷已进入后期,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2. 晓雪先春何处来:早晨的雪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引发对春天的期待。
  3. 岂应全资南亩麦:质疑雪的来临是否与南方的麦田有关。
  4. 多应不分北枝梅:推测雪更有可能是为了北方梅花的生长。
  5. 庭中未许野童扫:表达对自然的尊重,不愿意孩子们打扰这片宁静。
  6. 林下唯愁狂吹摧:描绘了狂风吹袭的悲凉景象。
  7. 莫问兔园同赋客:引入文人之间的交流,强调诗歌的传承。
  8. 相如居右最为才:提到司马相如,强调才华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雪象征春天的到来,呈现了自然与季节的变迁。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狂风被形象化为一种力量,与人类的生活产生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雪为引子,探讨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反映出文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意象分析:

  • 冬天:象征寒冷与严酷,传达了生命的休眠。
  • :象征纯洁与春天的希望,暗示着新的开始。
  • 南亩麦:象征丰收与希望,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期盼。
  • 北枝梅:象征坚韧与美丽,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与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劲腊”指的是哪个月份?
    A. 十月
    B. 十二月
    C. 二月
    D. 四月

  2. 诗人认为雪对南方的麦田是:
    A. 很重要
    B. 不重要
    C. 有帮助
    D. 过于珍贵

  3. 诗中提到的“相如”是指:
    A. 一个地方
    B. 一位诗人
    C. 一种花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安石的梅花诗,虽然都是描写梅花,但梅尧臣的作品更注重自然的变化与人类情感的交融,而王安石则更着重于梅花本身的独特品质和坚韧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提供了梅尧臣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赏析》:包含对古诗词的详细解析。
  • 《中国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进行介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己丑,一九四九年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二十一 采桑子 其二 舟中见雁有感 采桑子 其一 寒食日寒,拟冯正中 采桑子 其一 赠徐木千 采桑子 采桑子·吊杜鹃女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挺胸凸肚 身字旁的字 毁拆 冥昭瞢闇 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花阶柳市 双人旁的字 残年暮景 黑汁白汗 眉笔 虎字头的字 雨字头的字 好为人师 艳妻 洞天圣酒将军 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