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14
偶然小驻卓金车,听曲傍帘纱。
司空筵上,十队拍红牙。
就里双鬟,不肯施铅粉,一缕鬓堆鸦。
三年重到芜城路,空流落可怜花。
银墙绿柳,愁煞那人家。
他日江船,倘遇啼衫客,休轻拨琵琶。
偶然间在金车旁稍作停留,听到窗帘旁传来乐曲。
在司空的宴会上,十队人马齐声拍打着红牙。
这里双鬟的女子,宁愿不施铅粉,淡淡的发鬓如乌鸦般堆积。
三年后再次走上芜城的路,空自流落,真是可怜的花。
银色的墙,绿柳摇曳,让人忧愁得无法自已。
如果将来在江船上,碰见啼哭的客人,千万不要轻易拨动琵琶。
作者介绍: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诗人。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为特点,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受到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西施》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卓金车”、“银墙绿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华丽又忧伤的氛围,反映出古代女子的柔美与脆弱。诗人通过对宴席的描写,表面上看似热闹,实际上却隐藏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
诗中提到的“可怜花”与“啼衫客”则增强了对比,前者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后者则体现出人生的无奈与苦涩。这种情感上的反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语调,引导读者体会到那种既想留住美好,又无法挽回的无奈。
逐句解析:
偶然小驻卓金车,听曲傍帘纱。
司空筵上,十队拍红牙。
就里双鬟,不肯施铅粉,一缕鬓堆鸦。
三年重到芜城路,空流落可怜花。
银墙绿柳,愁煞那人家。
他日江船,倘遇啼衫客,休轻拨琵琶。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悲哀,令读者在欣赏美丽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银墙绿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宁静
“啼衫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的人
B. 失意的客人
C. 美丽的女子
D. 富贵人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