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23:49
西施篇
采莲越溪上,皆谓寻常女。
正位吴中宫,众品方传美。
视听猒歌舞,衣裳贱罗绮。
贤哉邻家人,昔年知学嚬。
在越溪上采莲的女子,大家都以为是普通的姑娘。
但她却居于吴国的宫廷之中,众人赞美她的美貌。
她的歌舞令人陶醉,但她的衣裳却是简朴的绫罗。
邻家的人真贤良啊,早年就知道她的才情与风姿。
作者介绍
释智圆,宋代禅僧,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佛教思想与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古代美人西施的怀念与崇拜。西施因其美貌与智慧被誉为四大美人之一,其故事流传千古,成为古典文学中的重要题材。
《西施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施的美丽与才情,诗中不仅仅展现了她的外貌,更强调了她的内涵与智慧。开篇“采莲越溪上”,一幅清丽的水乡画面跃然纸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以“皆谓寻常女”来引出西施的身份,她在百姓眼中是平凡的,然而在吴国的宫廷中却是无与伦比的美人。这种对比使得诗中西施的美显得更加珍贵。
“视听猒歌舞,衣裳贱罗绮”展示了西施在宫中受人追捧的场景,她的舞姿歌声令人沉醉,但她的衣着却是简单的,这种反差揭示了美的真谛——内心的修养与外表的华丽并不一定成正比。最后一句“贤哉邻家人,昔年知学嚬”则是对西施的赞美,强调她的才情与智慧,表明她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更有深厚的内涵。
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既有对西施的赞美,也有对人性与美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的描绘,探讨了美的多重性,强调内在修养与外表美的关系,表现出对人性美与智慧的追求和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施在越溪上采什么?
西施的衣着被描述为:
诗中提到“贤哉邻家人”,是在赞美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西施篇》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