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25
常忆双溪八咏前,
讲诗论道接清贤。
文欺白凤真难及,
药撚红蕖岂偶然。
花湿瑞烟粘玉磬,
帘垂幽鸟啄苔钱。
自怜不是悠悠者,
吟嚼真风二十年。
我常常回忆起在双溪时的八首诗歌,
与高洁的贤士探讨诗歌和道理。
我的文才难以与白凤相比,
而药撚与红蕖的相遇又岂是偶然?
湿润的花朵沾着瑞气的烟雾,
帘子垂下,幽鸟啄食着苔藓的银钱。
我自怜不是那悠闲自在的人,
已吟咏品味真风整整二十年。
作者介绍:贯休,字义山,号澄心,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贯休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常以道教哲学为背景,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文人墨客频繁交流的时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文艺追求的反思。
贯休的这首诗通过对双溪八咏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友人的亲密关系。诗的开头“常忆双溪八咏前”引出回忆的主题,诗人通过对古人诗歌的赞美,表达了对清贤之士的追求和向往。在“文欺白凤真难及”一句中,诗人谦虚地承认自己的文学才华与那些伟大诗人相比仍显不足,体现了他对文艺的敬畏和自省。
接下来的“药撚红蕖岂偶然”则通过药草与荷花的比喻,隐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暗示着诗人并非一味追求名利,而是更注重内心的清净与纯真。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图景,湿花、瑞烟、幽鸟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诗人以“自怜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风二十年”结束,表明了自己虽非闲适之人,却在诗歌的吟咏中度过了二十年,表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及由此带来的心灵满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贯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贯休对自然、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强调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所追求的精神价值。
诗词测试:
诗人怀念的地点是?
A) 双溪
B) 江南
C) 长安
“文欺白凤”中的“白凤”象征什么?
A) 清雅
B) 诗才
C) 自然
“自怜不是悠悠者”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自满
B) 谦虚
C) 挣扎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