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9:51
闻迎真身
作者: 贯休 〔唐代〕
四海无波八表臣,
恭闻今岁礼真身。
七重锁未开金钥,
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凤楼台飘瑞雪,
岐阳草木亚香尘。
可怜优钵罗花树,
三十年来一度春。
全诗翻译:
四海之内平静无波,八方的臣子恭敬地迎接今年的朝会。七重的锁还未打开金钥,五色的光辉已先入紫宸。丹凤楼台上飘落着瑞雪,岐阳的草木上弥漫着芳香的尘埃。可怜那优钵罗花树,三十年来只开了一次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优钵罗花”源自佛教,象征着纯洁和珍贵。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稀有的机会。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讽喻、寄托情感著称,风格独特。他在诗歌中常常结合宗教思想与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盛世,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安定和帝王显现的欢庆之情,同时也隐含对朝政的期望与祝福。
《闻迎真身》是一首表现对国家安定与皇权的欢庆之作。诗的开头以“四海无波”描绘了国家的安定局面,接着“八表臣”则体现了各地臣子的恭敬与期待。这种和谐气氛与即将到来的朝会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喜庆的节日氛围。
“七重锁未开金钥”一句中,暗示着皇权的神秘与不易接近,皇宫的封闭性与神圣性。同时,“五色光先入紫宸”则展示了皇宫的辉煌与富丽,象征着吉祥和光明的未来。
诗中描绘的“丹凤楼台飘瑞雪”和“岐阳草木亚香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隐喻着国家的繁荣与生机。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最后两句“可怜优钵罗花树,三十年来一度春”则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优钵罗花树的稀有与三十年的等待,象征了美好事物的珍贵与难得,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对美好愿望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祝福与期待,也蕴含了对历史浮沉的思考,深具哲理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国家的安宁与对皇权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珍惜,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重锁”象征什么?
A. 皇宫的美丽
B. 皇权的神秘与不易接近
C. 自然的和谐美
“可怜优钵罗花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
C. 对春天的期待
“四海无波”描绘了怎样的情境?
A. 国家动乱
B. 国家安定
C. 自然灾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