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夷齐西山歌》

时间: 2025-04-26 03:35:58

诗句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

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

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

凤不至兮,德之衰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8

原文展示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
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
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
凤不至兮,德之衰矣。

白话文翻译

那位美人啊,是西山的薇草。
北方的人们啊,为我争论是非。
异乡已久,再也无法归去。
凤凰不来,是因为我德行衰退。

注释

  • 彼美人兮:指代某位美丽的人,可能是隐喻或象征。
  • 西山之薇:西山的薇草,象征美丽而脆弱的事物。
  • 北方之人:指来自北方的人,暗示地理或文化的差异。
  • 异域长绝兮:长时间与故乡隔绝,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无奈。
  • 凤不至兮:凤凰是吉祥的象征,这里暗示德行的缺失。

典故解析

  • 西山:古代文人常用西山作为隐逸、清闲的象征。
  • :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高洁和美好的象征,常用来比喻贤德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闻名,尤其是在国家沦陷的背景下,他坚决维护民族尊严。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时逢外敌入侵,国家危亡,文天祥身处乱世,表达了他对故乡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德行衰退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和夷齐西山歌》通过对美的追寻与对故土的思念,展现了文天祥的内心挣扎与民族情怀。开头用“彼美人兮”,即以美人作引子,隐喻那些美好却又遥不可及的理想与追求。接着提到“北方之人”,暗示着文化与情感上的隔阂,使人产生深深的孤独感。诗中“异域长绝”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他在外流亡的苦楚与无奈。最后“凤不至兮”则是对自我德行的反思,意味着美好的事物因德行的缺失而无法到来,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和国家状况的忧虑。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感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在感伤中渗透出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以美人和西山的薇草引入,传达出对美的向往。
  2. 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表明外界对自己的非议,反映出孤立无援的处境。
  3. 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对故乡的思念无以言表,强调了离别的持久。
  4. 凤不至兮,德之衰矣:总结前文,暗示美好事物的缺失与自我反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薇草,象征脆弱而美丽的理想。
  • 拟人:赋予凤以情感,暗示它的到来与德行的关联。
  • 对仗:诗中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文天祥在国家危亡时的忠诚与无奈,表现了对美好德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美人:象征理想与追求。
  • 西山:象征隐逸与清高。
  • :代表美德与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彼美人兮”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女性
    • B. 自然景观
    • C. 诗人的理想
    • D. 以上皆是
  2. “凤不至兮,德之衰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
    • C. 愤怒
    •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异域长绝”意指什么?

    • A. 旅行的乐趣
    • B. 与故乡的隔离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情感浓烈。
  • 《登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人生的感慨,与《和夷齐西山歌》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西樵山 海珠 其二 登镇海楼 镜宇 海珠 其一 挽崔舍人 换崔舍人 和王直方夜坐 呈东坡 赠王直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冰消雪释 声色狗马 包含推的成语 死有余诛 里字旁的字 凶犷 熊罴之祥 雷奔云谲 南司 包含验的成语 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裂裳衣疮 辛字旁的字 浮来暂去 疾痛惨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