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梅》

时间: 2025-04-26 14:35:45

诗句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5:45

诗词名称: 梅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

白话文翻译:

梅花耐得住寒冷,洁白如同玉石;在春风中,花瓣干扰了红色,更显得鲜黄。如果以花作为官职的象征来轻视惩罚,那么这一切都无法消磨它的香气。香气是梅花的本质,洁白是梅花的品质。若是认为香气不香,那鼻子就会感到堵塞。我心中有一位高人,洁白的品质自是难得。古人砍伐树木时,唯恐颜色变得不如从前。大雅之风已经很久未曾再现,这条道路岂能常常停止?诗人表达的含义,绝不能磨灭那份洁白。

注释: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的花卉,通常在寒冬中盛开。
  • 耐寒:指梅花能够忍受严寒的气候。
  • 白如玉:形容梅花的纯洁与美丽。
  • 司花:象征地位或权力的代表。
  • 磨灭香:指无法消除梅花的香气,暗喻高洁品德的坚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玉,号文山,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色,因坚持抗元而被俘,最终被杀。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和爱国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末,文天祥面临国家灭亡的危机,表达了他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借梅花象征自己的高洁品德和不屈精神。

诗歌鉴赏:

诗中以梅花的特性为引,展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高洁品格。梅花在严寒中盛开,象征了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的精神。诗人通过梅花的香气来暗喻自己的品德,尽管在权力与地位的压迫下,依然无法动摇自己的内心。诗中对梅花颜色的描写,暗含了对古人重视品德的赞美与怀念,反映出诗人对道德与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以梅花映衬出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花耐寒白如玉:梅花在寒冷中盛开,洁白如玉,象征坚韧不拔。
  2. 干涉春风红更黄:在春风的影响下,梅花的颜色更显得鲜艳,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3. 若为司花示薄罚:即使以花作为权力的象征来轻视惩罚。
  4. 到底不能磨灭香:无论外界如何,梅花的香气依然存在,象征高洁的品格无法被消磨。
  5. 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香气是梅花的内在特质,洁白是外在的表现。
  6.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若认为梅花的香气不浓,说明感知能力受限。
  7.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指有高人存在,白色的品质非常珍贵。
  8.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古人砍伐树木时极为小心,害怕颜色发生变化,寓意对品德的重视。
  9.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指高雅的风尚已经很久未曾再现,这种追求无法轻易停止。
  10.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诗人所表达的深意是无法被消除的。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比喻人的品德,借以表达坚韧与高洁。
  • 对仗:如“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个句子的排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梅花的坚韧和香气,表达文天祥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坚持,强调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清雅的气质。
  • 香气:代表高尚品德和情操。
  • 白色:象征纯洁与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坚韧与高洁
    c) 财富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意指? a) 梅花的颜色与香气
    b) 梅花的价格与价值
    c) 梅花的生长环境
    答案:a

  3. 文天祥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悲伤
    b) 坚持与追求
    c) 富贵与奢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梅花》与陆游的《卜算子》:两首诗都以梅花为题,陆游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忧虑,而文天祥则是强调坚韧不拔的精神,风格各异,但均体现出对梅花的赞美与寄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文天祥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送王历阳以右曹赴阙) 高阳台 柳遇画王玄珠兰雪堂图卷 高阳台 马湘兰致王百谷八札卷,为钱镜塘题 高阳台·和茗簃韵 高阳台 和清如用玉田原韵 高阳台 秋感次韵彭郎 高阳台 高阳台 盛元过津,酒后泛舟水上同赋 高阳台 戊辰岁除 高阳台 艺园话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拿三搬四 惛迷 惊魂甫定 斤字旁的字 女织男耕 而字旁的字 烟筒 欠字旁的字 暋作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包含费的成语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无疆 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析微察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