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44:51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白居易
落花如雪鬓如霜,
醉把花看益自伤。
少日为名多检束,
长年无兴可颠狂。
四时轮转春常少,
百刻支分夜苦长。
何事同生壬子岁,
老于崔相及刘郎。
落花像雪一样纷纷飘落,头发如霜般苍白,
我醉眼朦胧地看着花,更加使自己心伤。
年轻时为了名利而束缚自己,
如今却长年无趣,无法狂欢。
四季轮回,春天总是短暂,
百刻之间,夜晚却是无尽的漫长。
为何与崔相公、刘郎中同年,
却已老去得比他们还快呢?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闻名,作品涵盖了政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白居易的诗风以通俗易懂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人情世态和社会问题。
《花前有感》是白居易在花前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失去青春的惋惜。诗中提到的崔相公和刘郎中,都是白居易的朋友,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比自己年华已逝的感伤。
此诗是一首感怀时光流逝、友人相伴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青春易逝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落花如雪”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花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醉酒看花的情景,表明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年轻时追求名利的反思,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诗中“少日为名多检束”道出了年轻时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长年无兴可颠狂”则揭示了中年后的失落与沉重。四季的轮转与夜晚的漫长反映了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何事同生壬子岁,老于崔相及刘郎”更是将个人感受与友人相对照,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与无奈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揭示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惋惜,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
落花如雪的比喻意图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崔相公、刘郎中”是用来做什么的?
诗歌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杜甫《春望》:
李白《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