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4:5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54:45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自在胜分司。
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
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厘。
四面八方没有牵挂,挂下官帽的我比在任上更自由。
在探花的宴会上,喝酒的时光总是来得早,
我拜表行香时尽是醉意,甚至不知道何时已然结束。
吃了炮笋和烹鱼,饱餐后便拥袍而眠,醉意朦胧。
告诉你一句话,你一定会笑,
而我也没有心思去羡慕那保守的职位。
本诗中提到的“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制度之一,诗人以此作为宴饮的场合,表现出对科举的轻松态度。诗中提到的酒宴和饮食描绘了诗人辞官后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平易近人、内容丰富而著称。他一生历经官场,深知世态炎凉,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白居易初致仕之后,表达他辞官后的轻松和对官场生活的淡然。诗中所描绘的宴饮场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喜悦。
这首诗以闲适的生活为主题,表现了白居易在辞官后的快乐心情。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四通八达、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诗人挂下官职,心灵得到了解放。诗中通过“探花尝酒多先到”、“炮笋烹鱼饱餐后”展示了他在宴会上的愉快时光,流露出对美食与酒的赞美。最后两句则通过与朋友的对话,表现出他对过去官场的无所谓态度,反而更享受此时的自在与快乐。整体而言,诗歌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豁达的性格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辞官后的自由与快乐,强调了对官场生活的超脱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探花”指的是什么?
“挂冠自在胜分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炮笋烹鱼”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居易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饮酒和生活的享受,但白居易更强调辞官后的自由与闲适,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饮酒态度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