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20
水烟收尽,望汀蘋千顷,银光如幂。
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
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
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
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
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
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
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
水面上的烟雾散去,远望汀洲的水草如同千顷的绿波,银光照耀,犹如轻纱般覆盖。
霜色的镜子在清冷的夜里没有留下痕迹,只有惊起的鱼儿跃出水面。
月光在杯中,我怀疑这是天上赐予的,举杯欢饮,仍然如同美玉般珍贵。
嫦娥应该为此而感到满足,弥补今夜的孤独。
遥想当年我们一起共饮的情景,山中的书斋里,我独自吟咏,心中有新诗相忆。
聚散难常,空自怅望,浮萍的根茎漂流无踪。
明年的明月,这一身,这一夜,知道与谁一同惜赏?
星星点点在河边,短篷上清露时滴落。
刘一止(约1040—1110),字景文,号一止,宋代诗人,擅长词、诗。其作品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本诗创作于中秋后,诗人独自在船上,借月光抒发思乡及对友人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这首《念奴娇 其四 中秋后一夕泊舟城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中秋这个团圆的日子里,因身处孤舟而产生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水面、月光、惊鱼等意象,构成了一个静谧而清冷的夜晚。刘一止以“月在杯中”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聚散难常”的感慨,体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清冷的夜色中,融合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水烟收尽”是什么意思?
诗中“月在杯中”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聚散难常”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