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19
访石林叶少蕴观文二首 其一
作者: 刘一止 〔宋代〕
卿云覆其上,草木争鲜新。
竹露先参差,晴曦破萧晨。
万石纷拱揖,静默自主宾。
似中有老仙,云霞焕精神。
朝暮林壑间,搜抉出怪珍。
风攲青箬笠,雨垫乌角巾。
山灵指相谓,个是夔龙身。
如何轻世累,萧散意许真。
了知衮衣贵,未若岩石亲。
功名乃弃馀,道德受咨询。
我来追步趋,且复结胜因。
剧谈到羲轩,愧此真天人。
这首诗描绘了石林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亲近。诗中“卿云”指的是轻柔的云雾,“草木争鲜新”则突出了自然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在竹林中感受清晨的露水和阳光的温暖,描绘了万石拱卫的静谧氛围,仿佛有老仙在其中,云霞环绕,精神焕发。作者在林中探索时,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珍宝。风中摇曳的青箬笠和雨中湿润的乌角巾,都是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山灵指引着他,似乎在暗示他应当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诗的最后,作者感叹道,虽知华贵的衣衫不如岩石亲近,更应抛弃功名利禄,追求真正的道德与智慧。
作者介绍:刘一止(约1040年-约1110年),字长源,号一止,宋代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其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之时。诗人通过走访石林,感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审视和对真情实感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静的和谐共生。诗中描写的“卿云”和“草木”,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一丝自然的灵动。尤其是“万石纷拱揖,静默自主宾”,不仅描绘了石林的壮美,也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力量,诗人似乎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在细腻的描绘中,诗人还透出了对老仙的向往,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与人生哲学。诗人通过“风攲青箬笠,雨垫乌角巾”的意象,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自在与随性,暗示着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真我的追寻。
最后,诗人通过对“衮衣”的否定和对岩石的亲近,强调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思想境界。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出一种追求真理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卿云”指的是什么?
a) 轻柔的云
b) 毛茸茸的云
c) 阴沉的云
“万石纷拱揖”中的“万石”象征什么?
a) 人类的智慧
b) 自然的伟岸
c) 物质的丰盈
诗人认为华服不如什么?
a) 岩石
b) 青山
c) 江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