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0:19
踏莎美人·清明
纳兰性德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
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
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
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我归来晚了,正值春天的尾声,
香纸上写着小字,向邻居的姐妹问候。
樱桃花在清明时节已经凋谢,
为什么你那绿发斜挽,宝钗横在一旁?
你的眉如弯月,心肠却如刀割,
不堪再增其他的怨恨。
清晨在窗前窥视梦境,听到流莺的歌声,
我也觉得自己憔悴得可怜。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秋水,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他出身于满族贵族家庭,曾在清朝的官场任职,但因多次遭遇生死离别而感到人生无常。他的词风清新婉转,情感细腻,常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题材。
《踏莎美人·清明》创作于清明时节,清明是春季的节气,象征着生机与葬别的交替。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失去的哀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脆弱。
《踏莎美人·清明》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诗人在清明节时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词的开头“拾翠归迟,踏春期近”,营造出一种迟暮的春意,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而“樱桃花谢已清明”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写邻姬的容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绿鬟的斜挽和宝钗的横置,不仅描绘出女子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其的思念与牵挂。词中“柔肠几寸”,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法言说的愁苦,透出一丝对爱情的无奈。
最后几句“晓窗窥梦有流莺”,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梦中的憧憬,而“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深刻感受。整首词充满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整首词以清明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这首词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樱桃花”象征什么?
“晓窗窥梦有流莺”中的“流莺”指的是?
通过对《踏莎美人·清明》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纳兰性德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欣赏这首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