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51
一剪梅 七夕由虞城渡河至单县
作者:陈维崧 〔清代〕
客里流光迅逝波。
五日才过,七夕将过。
殊乡令节巧蹉跎。
星渡银河,人渡黄河。
剧怜良夜不如他。
天上情多,地上离多。
红闺两地蹙愁蛾。
大妇停梭,小妇停梭。
在外地的时光如流水般迅速流逝。
刚过五天,七夕节又要到了。
异乡的节日让人感到时光的蹉跎。
星星渡过银河,人们渡过黄河。
我更怜惜这美好的夜晚,却不如往日。
天上情意绵绵,地上离别愁苦多。
红闺中的女子两地相思,眉头紧锁。
大嫂停下了梭子,小嫂也停下了梭子。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象征着爱情与相聚。诗中提到的“星渡银河”和“人渡黄河”正是对这一典故的直接引用,表达了男女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680),字子昂,号兰亭,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七夕前夕,正值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情人,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节日的感慨与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此诗采用了七夕节这一特定的时间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离别的感伤。开篇“客里流光迅逝波”便设定了在外客人的身份,突显时光的匆匆流逝,令人倍感愁苦。接着通过“殊乡令节巧蹉跎”的句子,强调了在异乡的节日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与错失。再到“星渡银河,人渡黄河”,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出爱情的坚韧与跨越距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地描绘了人在节日孤独中的心境,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结尾的“大妇停梭,小妇停梭”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收尾,映衬出情感的沉重与持续的思念,让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七夕节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对离别的苦楚,以及对美好夜晚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七夕节的来源是哪个传说?
A. 嫦娥奔月
B. 牛郎织女
C. 西游记
D. 白蛇传
诗中提到的“流光”是指什么?
A. 明亮的光线
B. 时间的流逝
C. 水流的速度
D. 星星的光芒
诗中“大妇停梭,小妇停梭”暗示了什么?
A. 女人们在工作
B. 生活的繁忙
C. 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D. 节日的欢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的深刻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