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剪梅 忆叶竹君姊》

时间: 2025-05-02 17:43:10

诗句

淡月玲珑映竹林。

欲共幽寻。

谁共幽寻。

曲阑干外薄寒侵。

虫也闲吟。

人也闲吟。

芳景当前恨转深。

不是秋心。

却是秋心。

焚香独自理瑶琴。

待觅知音。

难觅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3:10

原文展示:

淡月玲珑映竹林。
欲共幽寻。谁共幽寻。
曲阑干外薄寒侵。
虫也闲吟。人也闲吟。
芳景当前恨转深。
不是秋心。却是秋心。
焚香独自理瑶琴。
待觅知音。难觅知音。

白话文翻译:

淡淡的月光映照着竹林,我想与你一起寻幽探胜,但谁能陪我一起呢?
曲阑干外寒意渐侵,虫儿在闲吟,人也在闲吟。
眼前的美景让人感到惋惜,心中的忧伤愈加深重。
这不是秋天的心情,而是秋天的心情。
我独自一人点燃香火,理好瑶琴,期待能找到知音,但却难以寻觅。

注释:

字词注释:

  • 淡月:形容月光清淡柔和。
  • 玲珑:形容细致明亮,给人美感。
  • 曲阑干:指曲折的栏杆。
  • 寒侵:寒气侵袭。
  • 闲吟:悠闲地吟唱。
  • 芳景:美好的景色。
  • 秋心:秋天的心情,通常与离别、思念有关。
  • 瑶琴:一种古琴,象征高雅的音乐。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瑶琴”常用于古代文学中象征高雅和追求知音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淑慧,清代女词人,生平不详。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常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作者在竹林中独自吟咏,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一剪梅 忆叶竹君姊》是一首极具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作者的孤寂与对友谊的渴望。诗中描绘的淡月和竹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波澜。开篇的“淡月玲珑映竹林”不仅描绘了景色,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恬静的夜晚,这种意境给人以清新之感。

随着情感的发展,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谁共幽寻”一问,渗透出无奈与失落。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在反映内心的情感冲突,尤其是“芳景当前恨转深”,让人感受到美景与心情的强烈对比。

最后,作者以“焚香独自理瑶琴”结束,暗示在孤独中仍抱有对知音的期待,虽难以寻觅,却依旧不放弃。这种情感的张力与深度使得整首词作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反映了人对自然、友情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月玲珑映竹林:月光清淡而明亮,映照着竹林,营造出幽静的夜晚。
  • 欲共幽寻。谁共幽寻。:表达了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美景的渴望,然而又感到孤独。
  • 曲阑干外薄寒侵:寒意渐渐渗透,描绘出秋夜的凉意,加深了孤独感。
  • 虫也闲吟。人也闲吟。:虫鸣与人吟相映成趣,反映出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闲适。
  • 芳景当前恨转深:面对美好景色,心中的惋惜与失落愈加明显。
  • 不是秋心。却是秋心。:表面上与秋无关,但实际上内心却是秋天的孤寂。
  • 焚香独自理瑶琴:独自点香,弹琴,寄托对知音的渴望。
  • 待觅知音。难觅知音。:期待找到可以理解自己的人,但却感到困难重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玲珑,突出其美丽。
  • 拟人:虫子和人一起闲吟,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虫也闲吟。人也闲吟。”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知音的渴望与期待,体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月:象征宁静与柔美。
  • 竹林:代表清幽、自然之美。
  • 瑶琴:象征高雅、追求知音。
  • 芳景:代表美好的事物。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淡月玲珑映竹林”中的“淡月”指的是:
    A. 明亮的月光
    B. 清淡的月光
    C. 皎洁的月光
    D. 阴沉的月光

  2. 诗中提到的“曲阑干外薄寒侵”意指:
    A. 室内温暖
    B. 秋天的寒意
    C. 静谧的环境
    D. 夜晚的美景

  3. 诗人“焚香独自理瑶琴”的情景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享受孤独
    B. 寻找知音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描写情感,体现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对比,虽同样涉及月亮与思念,但许淑慧更为细腻,情感深沉,苏轼则更多描绘大气的豪情,展现不同风格的古典诗词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一剪梅 忆叶竹君姊》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蓦山溪 春闺和陈大樽韵 蓦山溪 和王半塘 韵 蓦山溪 过南京,寓白下路交通旅馆,嵩云谓蕙风晚年尝应军幕招,宿此逾月。相与作词吊之 蓦山溪 苦热,因忆旧日北泉居处,用姑溪北观避暑韵 蓦山溪·七旬相近 蓦山溪 蓦山溪·魏和公五十 蓦山溪 蓦山溪 赠都下门人 蓦山溪·凝神遐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独悟 贝字旁的字 枇杷门巷 面有愧色 血字旁的字 包含尝的成语 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曲 拿三撇四 祝鮀之佞 溘然而逝 旷岁持久 豆字旁的字 愚夫俗子 咎恶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