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3:10
淡月玲珑映竹林。
欲共幽寻。谁共幽寻。
曲阑干外薄寒侵。
虫也闲吟。人也闲吟。
芳景当前恨转深。
不是秋心。却是秋心。
焚香独自理瑶琴。
待觅知音。难觅知音。
淡淡的月光映照着竹林,我想与你一起寻幽探胜,但谁能陪我一起呢?
曲阑干外寒意渐侵,虫儿在闲吟,人也在闲吟。
眼前的美景让人感到惋惜,心中的忧伤愈加深重。
这不是秋天的心情,而是秋天的心情。
我独自一人点燃香火,理好瑶琴,期待能找到知音,但却难以寻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瑶琴”常用于古代文学中象征高雅和追求知音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作者介绍:
许淑慧,清代女词人,生平不详。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常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作者在竹林中独自吟咏,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一剪梅 忆叶竹君姊》是一首极具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作者的孤寂与对友谊的渴望。诗中描绘的淡月和竹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波澜。开篇的“淡月玲珑映竹林”不仅描绘了景色,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恬静的夜晚,这种意境给人以清新之感。
随着情感的发展,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谁共幽寻”一问,渗透出无奈与失落。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在反映内心的情感冲突,尤其是“芳景当前恨转深”,让人感受到美景与心情的强烈对比。
最后,作者以“焚香独自理瑶琴”结束,暗示在孤独中仍抱有对知音的期待,虽难以寻觅,却依旧不放弃。这种情感的张力与深度使得整首词作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反映了人对自然、友情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知音的渴望与期待,体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诗词测试:
“淡月玲珑映竹林”中的“淡月”指的是:
A. 明亮的月光
B. 清淡的月光
C. 皎洁的月光
D. 阴沉的月光
诗中提到的“曲阑干外薄寒侵”意指:
A. 室内温暖
B. 秋天的寒意
C. 静谧的环境
D. 夜晚的美景
诗人“焚香独自理瑶琴”的情景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享受孤独
B. 寻找知音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对比,虽同样涉及月亮与思念,但许淑慧更为细腻,情感深沉,苏轼则更多描绘大气的豪情,展现不同风格的古典诗词魅力。
推荐书目:
以上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一剪梅 忆叶竹君姊》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