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9:36
蓦山溪·魏和公五十
作者: 张夏 〔明代〕
草堂居士,身隐高名满。
游万里归来,与伯仲陶陶款款。
行藏独杳,卷易在床头,
临山水,听清音,何必闲丝管。
今年五十,幽谷春常暖。
况日景初长,报岭上梅开一半。
闲看舞鹤,知道几千龄,
爱玉树,进椒尊,烂醉仙亭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高士,名声显赫却选择了隐退的生活。他经过长途旅行归来,与志同道合的友人悠然相聚。虽然行踪难以捉摸,但他随时可以翻阅书卷,在山水之间聆听清音,何必拘泥于吹奏乐器。今年他已五十岁,隐居的幽谷依旧春暖花开。尤其是日头渐长,岭上的梅花开了一半。他悠闲地观赏舞动的仙鹤,了解了几千年的历史,喜爱玉树,斟满美酒,醉意朦胧地在仙亭中慢慢品味生活。
作者介绍:张夏,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隐居生活、自然景色为主题,格调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夏五十岁之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享受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出明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蓦山溪·魏和公五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篇以“草堂居士”引入,立刻勾勒出一种高洁的形象,既有名声又愿隐退,形成鲜明对比,映射出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接着,诗人描述了长途游历后的归来,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体现了交友的深厚与真切。
在自然描绘上,诗中“临山水,听清音,何必闲丝管”一句,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音乐的爱好,替代了人工的乐器,显得更加自然与和谐。到达五十岁,诗人感慨“幽谷春常暖”,这里不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含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春天的温暖寓意着人生的美好。
最后,诗歌通过“闲看舞鹤”、“爱玉树,进椒尊,烂醉仙亭慢”的描绘,塑造出一种超脱现实、醉心于自然与美酒的闲适生活状态,留下让人向往的理想世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的哲思与人生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对自然与朋友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和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五十,幽谷春常暖”中的“幽谷”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舞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蓦山溪·魏和公五十》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材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