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7:14
蓦山溪·凡躯四假
作者: 王哲 〔元代〕
凡躯四假,正堪论讨。
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
尘劳不染,则显一家风,
没牵萦,无素绊,於已除烦恼。
稍能悟晓。财色难相找。
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
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
对红霞,成自在,
鹤引携芝草。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的身体和物质生活都是短暂而虚幻的,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有限的因缘关系,为什么不早点修行呢?如果能不被世俗的尘劳所染,就能显现出家族的风范,摆脱困扰,除去烦恼。稍微有所领悟,金钱和美色并不容易得到。培养自己的本元之神,真理与灵性便可以依靠。在昆仑山上,心灵得到逍遥自在,面对红霞,感受自由,仿佛鹤引领着我,携带着灵芝草。
作者介绍:王哲,元代诗人,擅长抒发内心情感,作品多涉及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他的诗风常与道教和佛教思想相结合,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寻求内心的安宁与超脱,反映了对品德修养的重视。
《蓦山溪·凡躯四假》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凡躯”的反思,指出了人类肉体的虚幻与短暂,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超脱。诗中“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一句,直指人生的真谛,提醒人们应早早修行,以求得内心的宁静和智慧。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境界——昆仑山上,心灵的逍遥与自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如“鹤引携芝草”,象征着长生不老的追求,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内心修行的主题,倡导人们超越物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通过对世间虚幻的反思,表现出对真理和灵性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凡躯四假”中的“四假”指代什么?
A. 四种快乐
B. 四种虚假
C. 四种真实
D. 四种困难
本诗最终描绘了哪个理想的境地?
A. 市井生活
B. 昆仑山
C. 战场
D. 乡村
诗中“尘劳不染”意指什么?
A. 不愿工作
B. 内心清净
C. 追求财富
D.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