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11
灯窗日暮。梦熟连城雨。邻笛近梅边,过遥天霜禽夜语。沧洲旧景,历历远山横,漂红水,谈玄地,酒醒成今古。扬尘倦眼,万里凭高处。齿冷几青楼,和拍衮一城笳鼓。白头吟望,谁会下泉悲,伤麟袂,听鹃泪,一例江流去。
在灯光下,黄昏渐渐降临,梦里似乎又回到了那熟悉的连城细雨。邻近的笛声在梅树边响起,遥远的天边传来霜禽的夜鸣。沧洲的旧日景象历历在目,远山如横,漂浮的红花水面,谈笑间仿佛回到了古今。扬起的尘土,眼中倦意,站在高处俯瞰万里。几多冷落的青楼,伴着城中热闹的乐声。白头吟望,谁能体会那泉下的悲伤,伤心的麟袂,听着杜鹃的泪水,一切都随着江水流去。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98-1981),字雨田,号白华,江苏常州人。近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灵秀,情感细腻,作品多以山水、人生感悟为题。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夏承焘旅居南京期间,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旧日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蓦山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心中的感伤与思索。开篇以“灯窗日暮”引入,映现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孤独的气氛。接着“梦熟连城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梦境,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邻笛声和霜禽夜语的描写,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沧洲旧景”,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随着“漂红水,谈玄地”两句的出现,诗人开始思索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意义,酒醒后的清醒与迷惘交织,呈现出一种哲理的深邃。这种情感在“白头吟望”中达到高潮,诗人以白头老人的身份,感叹谁能理解那份泉下的悲伤,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夏承焘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往昔的怀念、对人生的反思,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揭示了生命流转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灯窗日暮”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梦熟连城雨”中的“连城雨”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头吟望”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如梦令》相比,夏承焘的《蓦山溪》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对恋情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皆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