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7:55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人生的时光有限,
轻易的离别让人心伤。
在酒席上尽情欢饮吧,
满眼的山河只让我思念远方,
落花在风雨中更让人感伤春天。
不如珍惜眼前的人。
诗中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落花”及“伤春”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现对时光流逝和春天易逝的惋惜。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晏殊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任宰相等职务。
《浣溪沙》写于北宋时期,当时政治动荡,社会风气复杂,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表达对生活短暂的感慨和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
《浣溪沙》以感伤的情调和自我反思的态度,深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思想。开篇的“年光有限身”直接点出生命的短暂,紧接着用“等闲离别易销魂”来描绘离别带来的心灵负担。诗中通过“酒筵歌席”描绘出欢聚的场景,暗示尽管生活中有欢乐的片刻,但最终的思考还是对离别的惆怅。后面几句以自然景象为依托,表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强调了珍惜身边人的重要性,既是对自我的劝诫,也是对他人的关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晏殊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眼前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酒筵歌席”,意在强调什么?
“不如怜取眼前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