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32:40
近故魏国夫人卢氏挽歌辞三首
唐代崔家母,升堂乳阿姑。
姑言吾报妇,孙孝妇如吾。
此假前无古,夫人独与俱。
秪看秦国语,更恐李唐无。
唐代的崔家的母亲,曾经在堂上喂养过我的阿姑。
阿姑说我会报答她,就像我的孙子对我一样孝顺。
这样的情谊在古代是没有的,只有夫人和我共同拥有。
只看秦朝的语言,更害怕李唐时期的消逝。
杨万里(1126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首挽歌辞作于杨万里对故人卢氏的悼念之时,表达了对逝者深厚的怀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对李唐和秦朝的对比,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挽歌辞通过对亲情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营造了一种温暖而又惆怅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家庭中的母爱与孝道,展现了人情的可贵。唐代崔家母与阿姑之间的关系,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场景,而“夫人独与”则突显了卢氏在杨万里心中的独特地位。这种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从历史的角度看,诗中提到的秦国语和李唐王朝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人事无常的感悟。随着时代的变化,亲情与人际关系的珍贵愈发显得重要。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与历史感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亲情的思考与历史的感慨,表现出对逝者的怀念与人情的珍贵。主题围绕着家庭伦理与历史变迁,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近故魏国夫人卢氏挽歌辞》更注重家庭与人际关系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然不同,却都体现了对生命脆弱和人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