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五十二》

时间: 2025-05-20 07:31:48

诗句

黄伯著祀,公孙是云。

弥缝中道,协辅斯文。

藏修方异,渐渍其勤。

史词不忘,播为清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7:31:48

原文展示:

黄伯著祀,公孙是云。弥缝中道,协辅斯文。藏修方异,渐渍其勤。史词不忘,播为清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黄伯(黄庭坚)和公孙(公孙弘)这两位文化名人的赞美。黄伯的祭祀活动丰富了文化的内涵,而公孙的言论和行为则在其中起到了协调和辅佐的作用。他们的修养和努力各有不同,但都在默默地浸润着文化的土壤。历史和诗文不会被遗忘,而是将他们的清香雅韵传递下去。

注释:

  • 黄伯:指黄庭坚,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 公孙:指公孙弘,西汉时期的名士,以其学识和品德著称。
  • 弥缝:意为弥补和修缮,形容在文化中起到的作用。
  • 协辅:协助和辅佐,指帮助维护和发展文化。
  • 藏修:指内心的修养和文化的积累。

典故解析:

  • 黄庭坚公孙弘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人物。黄庭坚在书法和诗词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后世推崇的对象,而公孙弘则以理学和政才闻名。
  • 诗中提到的“史词”指的是历史文献和诗歌,强调对前人智慧的铭记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构,字德昭,号宣和,南宋皇帝,年号宣和。他在位期间,力图恢复国家的文化与经济,尤其重视文人的培养和文治。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赵构对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下创作的,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黄庭坚和公孙弘对文化的贡献,表现出对他们的深切敬意。诗中提到的“弥缝中道”,意指在文化的传承中,他们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精心修缮和补充着文化的脉络。虽然他们的修养方式各有不同,但无不体现出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史词不忘”,则表现了历史长河中,他们的贡献不会被遗忘,反而会被后人铭记和传承。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约而意蕴深厚,展现了赵构作为皇帝的文化情怀和对文人的敬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黄伯著祀:黄庭坚作为文化名人的地位被确立,受到尊崇。
    2. 公孙是云:公孙弘以其智慧和品德被称道。
    3. 弥缝中道:两位名人在文化传承中起到关键作用。
    4. 协辅斯文:他们的努力帮助维护了文化的完整性。
    5. 藏修方异:他们的修养方式虽不同,但同样重要。
    6. 渐渍其勤:他们的勤奋与努力逐渐滋养了文化。
    7. 史词不忘:历史和文学会铭记他们的贡献。
    8. 播为清芬:他们的成就和精神将被后世传扬。
  • 修辞手法: 诗中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此外,隐喻的使用(如“弥缝”与“协辅”)使得诗意更为深邃,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强调历史名人对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以及对他们的赞美与铭记。

意象分析:

  • 黄伯:象征着书法与诗词的高雅。
  • 公孙:象征着智慧与德行。
  • :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黄伯”指的是哪位文化名人?

    • A. 赵构
    • B. 黄庭坚
    • C. 苏轼
    • D.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公孙”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歌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名人的遗忘态度。(对/错)

答案:

  1. B. 黄庭坚
  2. 公孙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黄州寒食诗》(苏轼)与本诗在对历史文化人物的赞美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的表现更为个人情感化,而赵构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零陵周倅子镕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答上饶江涛 字说一首 田舍二首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 其一 又和南塘十首 客过 沁园春·安得奇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护葬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尘堀 异人同辞 争长争短 上层 兔走乌飞 肀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英俊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秃宝盖的字 舌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包含忌的词语有哪些 春意盎然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何刘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