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

时间: 2025-07-31 16:36:41

诗句

黄菊萧疏放,重阳风雨哀。

登高何处是,白雁故飞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6:36:41

原文展示:

黄菊萧疏放,重阳风雨哀。登高何处是,白雁故飞来。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重阳节,黄菊已经开始凋零,阵阵风雨让人感到凄凉。我登高望远,不知该往哪里去,只有那只白雁依旧飞回故乡。

注释:

  • 黄菊: 指金秋时节开花的菊花,象征着重阳节的到来。
  • 萧疏: 形容花朵稀疏,暗示着秋天的凋零与萧条。
  • 重阳: 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
  • 风雨: 形容天气的恶劣与凄凉,增强了节日的寂寥感。
  • 白雁: 白色的雁,象征着故乡与游子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重阳节源于古老的民俗,重阳节是一个阳气最强的日子,古人认为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可以避邪祈安。菊花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高洁、长寿的象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葛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诗歌鉴赏:

《九日》这首诗以清新而忧伤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开头两句“黄菊萧疏放,重阳风雨哀”,通过“黄菊”传达出秋天的气息,而“萧疏”则隐含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本应是欢庆的日子,但诗人却用“风雨”两字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接下来的“登高何处是,白雁故飞来”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与思乡之情。登高本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然而诗人却找不到方向,显得无所适从。此时,白雁的归来既是对故乡的向往,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菊萧疏放: 描绘了秋天菊花的状态,营造出萧条的景象。
  2. 重阳风雨哀: 风雨交加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沉重,传达出诗人的悲凉心情。
  3. 登高何处是: 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迷惘,象征着人生的无助。
  4. 白雁故飞来: 白雁的归来象征着思乡之情,传递出对故乡的眷恋。

修辞手法:

  • 对仗: “黄菊萧疏放”与“重阳风雨哀”形成了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 菊花与白雁的意象相互辉映,前者代表秋天与凋零,后者象征着思乡与归属。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忆。

意象分析:

  • 黄菊: 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有一丝凄凉的美。
  • 风雨: 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营造出诗歌的忧伤氛围。
  • 白雁: 代表故乡与游子思乡,传递出对家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赞美自然
    • B. 思乡与孤独
    • C. 描述节日盛况
    • D. 讨论人生哲理
  2. “黄菊萧疏放”中的“萧疏”是什么意思?

    • A. 鲜艳
    • B. 稀少、凋零
    • C. 繁盛
    • D. 清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以登高为主题,但更强调人生的艰难与壮志未酬。与《九日》相比,杜甫的情感更为激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
  • 《清代诗人作品集》

相关查询

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一作津亭送张崔侍御府散北归) 经故丁补阙郊居 送韩校书 忆长洲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寄小弟 月夜期友人不至 酬杜补阙初春雨中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卧病(时在京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粉骨糜躯 舍生忘死 鬯字旁的字 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级跳远 迷惑 偷闲 虎字头的字 篝火狐鸣 堂饭 頁字旁的字 逐亡鹿 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举首戴目 攀车卧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