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洪少宰西岩袁都宪特丘放生小持船赋此却寄》

时间: 2025-04-26 19:57:59

诗句

闻道重阳白社开,德云不在妙高台。

尽教鱼跃鸢飞去,识得长天秋水来。

贝叶肯和霜叶脱,昙花应傍菊花栽。

金钱不买陶潜醉,别有醍醐露一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7:59

原文展示:

闻道重阳白社开,
德云不在妙高台。
尽教鱼跃鸢飞去,
识得长天秋水来。
贝叶肯和霜叶脱,
昙花应傍菊花栽。
金钱不买陶潜醉,
别有醍醐露一杯。

白话文翻译:

听说重阳节的白社已然开启,
德云不在那妙高的山台上。
尽管教导鱼儿跃起,鸢鸟飞去,
却能识得长空与秋水的交融。
贝叶能和霜叶一起凋落,
昙花倒应与菊花相依栽种。
金钱买不来陶潜的醉意,
别有一杯醍醐露在等着你。

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传说这一天登高祈福。
  • 白社:指重阳节期间的社日,民间习俗。
  • 德云:可能指一种道德或精神的追求,或许是指云游的隐士。
  • 妙高台:高山,常用来象征高尚的品德或理想境界。
  • 鱼跃鸢飞: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长天秋水:形象描绘秋天的天空与水面,清澈而广阔。
  • 贝叶:贝叶树,象征着生命和宁静。
  • 昙花:昙花一现,比喻短暂而美好的事物。
  • 陶潜: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饮酒”著称。
  • 醍醐:比喻精华或美好事物,指一种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函是明代的一位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诗人通过节日的象征意义,反映出对人生的态度。

诗歌鉴赏:

此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提到“重阳白社开”,便将读者带入节日的场景,结合“德云不在妙高台”,暗示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诗人似乎在思索什么是真正的德行与追求。接着“尽教鱼跃鸢飞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鱼与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无限的可能。

后面的比喻也颇具意蕴,贝叶与霜叶的交融,以及昙花与菊花的并存,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交织,似乎在告诉读者珍惜当下。最后两句则传达了那种对物质的超越,金钱无法买到陶渊明那种醉意,强调了精神生活的丰富与重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思考生活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道重阳白社开:听说重阳节已到,白社活动开始。
  2. 德云不在妙高台:真正的德行与理想不在于高高在上的理想境界。
  3. 尽教鱼跃鸢飞去:纵使教导鱼儿跳跃,鸢鸟飞翔,象征着自由。
  4. 识得长天秋水来:能分辨出长空与秋水的美好,感受自然的变化。
  5. 贝叶肯和霜叶脱:贝叶与霜叶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法则。
  6. 昙花应傍菊花栽:昙花短暂,但与菊花共栽,暗示短暂与永恒的共存。
  7. 金钱不买陶潜醉:金钱无法购买陶渊明那种陶醉的心境。
  8. 别有醍醐露一杯: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精神享受在等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鱼跃鸢飞”寓意自由;“昙花应傍菊花栽”展现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对仗:如“金钱不买陶潜醉,别有醍醐露一杯”,对句相对,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传达出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重阳:象征传统与节日。
  2. 白社: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
  3. 鱼跃鸢飞:象征自由与生命力。
  4. 长天秋水:象征清澈与宁静。
  5. 昙花:象征短暂的美好。
  6. 醍醐:象征精神的享受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是哪一天?
    A. 农历九月初八
    B. 农历九月初九
    C. 农历八月十五
    D. 农历十月初一

  2. 在诗中,陶潜醉指的是什么?
    A. 金钱
    B. 精神的愉悦
    C. 自然景色
    D. 朋友的欢聚

  3. 诗中提到的“贝叶”和“霜叶”象征什么?
    A. 生与死
    B. 财富与贫穷
    C. 时间的流逝
    D. 友情与爱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简朴生活的美。
  • 李白的《月下独酌》:通过饮酒与月亮对话,体现出对自由和孤独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陶渊明的诗与隐士生活》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此诗及其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南曲 塞下曲 喜见外弟又言别 写情 游子吟 夜上受降城闻笛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 其八 石夫人 如心侄有诗因用韵 到徐晚村点木{箔白换卑}三首 寿法椿长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疑邻盗斧 供过于求 竖心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共开头的成语 涌趯 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俄景 江淹梦笔 皮字旁的字 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俯拾皆是 糕饼 卓立鸡群 更深 问名 幾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