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4:59
伯彼临淄,左行称贤。睎踪十哲,秀颖三千。心悦诚服,家至户传。乐只君子,文声益宣。
在临淄的伯彼,他走到左边就被称赞为贤人。他的足迹遍及十位哲人,才华横溢的有三千人。大家心悦诚服,家家户户都在传颂他的事迹。乐于做君子的人,文声更加发扬光大。
赵构(1082年-1142年),即宋理宗,是南宋的皇帝,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流畅著称,常常表达对政治的关注和对士人的赞美。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是赵构统治的时期。社会对贤人的推崇与重视,反映了当时士人文化的繁荣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伯彼的形象,表现了贤人对社会的影响力。诗中提到的“十哲”、“三千”,不仅强调了贤人的数量和影响力,也暗示了当时士人文化的盛行。诗人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贤人的崇敬和对君子精神的推崇。尤其是“心悦诚服,家至户传”,展现了贤人品质感动人心的力量,强调了道德和才华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在当时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诗歌更显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首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赞美贤人的道德品质和才华,强调了贤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描绘贤人的影响力,传递出对君子精神的崇尚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十哲”是指什么?
A. 十位勇士
B. 十位哲学家
C. 十位诗人
D. 十位皇帝
“家至户传”意指什么?
A. 家家户户都在传颂
B. 只有一个家庭传颂
C. 不同的地区传颂
D. 没有人传颂
诗中提到的“乐只君子”指的是?
A. 懒惰的人
B. 喜欢行善的人
C. 不关心他人的人
D. 只关心财富的人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