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1:01
苕川夜宿
山绕荒城水自流,霜空月色满溪楼。
夜长欹枕浑无寐,二十五声都是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宿于苕川旁,四周是荒凉的城池,水流不息。霜冷的天空下,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溪边的楼台。漫漫长夜,诗人枕着头却无法入睡,耳边每听到一次钟声,都是愁绪的体现,二十五声钟声更是加重了他的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逊志,明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擅长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夜宿苕川的某个时刻,描绘了在自然环境中,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夜晚的孤独与愁绪,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苕川夜宿》呈现了一幅清冷而幽静的夜景,诗人在苕川的夜晚,周围是荒凉的城市,映衬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山绕荒城水自流”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山水环绕,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霜空月色的描写,给人一种清冷而又明亮的感觉,营造出宁静的夜晚,却又暗藏忧愁。
“夜长欹枕浑无寐”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眠,长夜漫漫,无法入睡的状态加重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最后一句“二十五声都是愁”,则通过钟声的数量,强调了诗人深重的愁苦,钟声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愁绪的回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深思,蕴含的哲理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孤独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十五声”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他的孤独感?
诗中“夜长欹枕浑无寐”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高逊志的《苕川夜宿》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逊志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而王维则渗透了一种闲适与安宁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