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19:43
啸傲梅花里,今朝定有诗。
软香春暖候,冷艳月黄时。
坐久浑无意,风来每自疑。
游蜂莫相恼,付与出墙枝。
在梅花中傲然独立,今天一定要写首诗。
柔和的香气在春天温暖中等待,冷艳的花朵在月亮黄昏时绽放。
坐久了竟无意兴,风来时总是让人怀疑。
游蜂们不要生气,随意去采那墙外的枝条。
梅花自古以来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常常与冬季、坚韧不拔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梅花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反映了诗人独立高洁的精神追求。诗中提到的“游蜂”,暗示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以及对人类情感的反思。
作者介绍:吴之振(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作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回归自然的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的梅花盛开之时,诗人可能是在梅树下静坐,感受到梅花的芬芳和春天的气息而产生的灵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过东庄看梅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梅花的冷艳。开篇以“啸傲梅花里”引入,表现了诗人面对梅花的自信与骄傲。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的柔美与冷艳,通过“软香春暖候,冷艳月黄时”这两句,展现了梅花在不同季节下的独特魅力,既有春天的温暖,又有月下的清冷。
在“坐久浑无意,风来每自疑”中,诗人表达了在静坐中感到的无聊与疑惑,似乎在思考生活的意义。最后,诗人以“游蜂莫相恼,付与出墙枝”结尾,传达了一种随和的态度,对周围自然的包容与理解。这种洒脱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感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自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梅花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自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游蜂”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忧愁
C. 退缩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崇敬与喜爱
C. 讨厌
“冷艳月黄时”中“冷艳”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香气
B. 梅花在寒冷季节的美丽
C. 夜晚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之振的梅花诗与王安石的梅花诗都体现了对梅花的欣赏,但吴之振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安石则强调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