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6:4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42:58
原文展示:
和王右司回雁峰韵 王炎 〔宋代〕
宦途多远游,王事无宁居。 人生亦何求,意足即有余。 候雁到衡阳,不肯更南去。 达人识其几,青云首回顾。 不受宠辱惊,进退皆裕如。 平生金石心,此诗岂欺予。 田园归去来,千载渊明语。 妙句当并传,来哲定深许。
白话文翻译:
在官场中多有远行,为朝廷事务无法安居。 人生追求什么呢?心满意足便已足够。 候鸟大雁飞到衡阳,不愿再向南飞。 智者懂得其中的道理,如同青云之上回首望。 不受宠辱所动,进退自如。 我一生坚定如金石,这首诗岂能欺骗我。 归隐田园,千年前渊明的话。 美妙的诗句应当一同流传,后人必定深深赞赏。
注释:
诗词背景: 王炎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和王右司的回雁峰韵,回雁峰位于衡阳,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归隐之情的象征。诗中通过大雁南飞至衡阳不再前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涯的奔波与归隐田园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内心满足的追求。诗中“候雁到衡阳,不肯更南去”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大雁的迁徙习性,象征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普遍心态。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候雁到衡阳,不肯更南去”一句,象征了什么? A. 诗人对官场的厌倦 B. 诗人对归隐的向往 C. 诗人对现状的坚持 答案:C
诗中提到的“渊明语”指的是谁的话? A. 王炎 B. 陶渊明 C. 王右司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系列诗作,表达了类似的归隐田园的情感。 诗词对比:可以与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