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01:25
原文展示: 懒跨狨鞍趁晓班,却空蜡屐小游山。山头草木生光彩,玉节曾行紫翠间。
白话文翻译: 不愿骑着装饰华丽的马鞍赶早朝,宁愿穿着蜡屐轻装游山。山上的草木都显得光彩夺目,曾经手持玉节在紫翠色的山间行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偏好自然山水,追求闲适生活。此诗可能是在其游历南岳衡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王炎在游历南岳衡山时,对比官场生活的繁琐与自然山水的宁静美丽,心生感慨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自然山水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懒跨狨鞍趁晓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不愿骑着华丽的马鞍赶早朝。次句“却空蜡屐小游山”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宁愿穿着轻便的蜡屐游山。后两句“山头草木生光彩,玉节曾行紫翠间”则描绘了山中草木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曾经在山中行走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疏离。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自然山水的不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疏离。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懒跨狨鞍趁晓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厌倦? A. 自然山水生活 B. 官场生活 答案:B
诗中“却空蜡屐小游山”展现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自然山水生活 答案:B
诗中“山头草木生光彩”中的“生光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炎的《和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而王炎的诗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