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9:06
原文展示
笑披鹤氅上坡陀,风籁无声日气和。
绝顶琼瑶蒙竹树,上方宫殿隔藤萝。
雪花夜堕方如许,天宇晨开岂有他。
一点春阳温厚意,积阴消释自无多。
白话文翻译
笑着披上鹤氅走上坡路,风声静谧,阳光温暖。
山顶上,琼瑶般的雪花覆盖着竹树,上方的宫殿被藤萝隔开。
夜晚,雪花纷纷落下,如此景象,清晨天空放晴,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一点温暖的春阳,积聚的阴冷自然消散。
注释
- 鹤氅:道士的服装,这里指诗人自己。
- 坡陀:山坡。
- 风籁:风声。
- 琼瑶:比喻雪花。
- 上方宫殿:指山顶的寺庙或道观。
- 天宇:天空。
- 春阳:春天的阳光。
- 积阴:积聚的阴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8),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哲学家。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与友人游南岳衡山时所作,表达了在山中游玩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岳衡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以“笑披鹤氅”开篇,展现了诗人的轻松愉悦心情。颔联和颈联通过“琼瑶蒙竹树”、“上方宫殿隔藤萝”等意象,描绘了山顶的雪景和宫殿的幽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尾联以“一点春阳温厚意”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笑披鹤氅上坡陀:诗人笑着披上道士的服装,走上山坡,展现了诗人的轻松心情。
- 风籁无声日气和:风声静谧,阳光温暖,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
- 绝顶琼瑶蒙竹树:山顶上,雪花覆盖着竹树,比喻雪花如琼瑶般美丽。
- 上方宫殿隔藤萝:上方的宫殿被藤萝隔开,描绘了宫殿的幽静。
- 雪花夜堕方如许:夜晚,雪花纷纷落下,如此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
- 天宇晨开岂有他:清晨天空放晴,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 一点春阳温厚意:一点温暖的春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积阴消释自无多:积聚的阴冷自然消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瑶蒙竹树”,将雪花比作琼瑶,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风籁无声日气和”,将风声和阳光拟人化,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岳衡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氅:道士的服装,象征诗人的身份和心情。
- 琼瑶:比喻雪花,形象生动。
- 上方宫殿:指山顶的寺庙或道观,象征幽静和神圣。
- 春阳:春天的阳光,象征温暖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鹤氅”指的是什么?
A. 道士的服装
B. 鹤的羽毛
C. 山中的道路
D. 诗人的心情
-
诗中的“琼瑶”比喻的是什么?
A. 竹树
B. 雪花
C. 宫殿
D. 阳光
-
诗中的“春阳”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阴暗
D. 悲伤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描绘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与王炎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与王炎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方面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王炎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望岳》都描绘了山景,但王炎的诗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山岳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炎诗集》:收录了王炎的其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王炎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