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2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27:56
清平乐(呈昌父,时仆以病止酒,昌父日作诗数遍,末章及之)
云烟草树。山北山南雨。
溪上行人相背去。惟有啼鸦一处。
门前万斛春寒。梅花可煞摧残。
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
云烟弥漫,草木葱茏。北山南山都在下雨。
溪边的行人互相背离而去,只有那悲啼的乌鸦仍在一处。
门前的春寒如万斛般沉重,梅花也因寒冷而凋零。
这使我容易长久忘却酒,唯独希望你不要再作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梅花,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作者通过描绘梅花的遭遇,体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以豪放派词风著称。他的词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关心,作品情感深邃,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生病之际,他因病停止饮酒,而朋友昌父则频频作诗,词中流露出对朋友作诗的羡慕与无奈。诗中表达了对春寒和梅花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交织。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春寒和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创作热情的羡慕。开头的“云烟草树”营造了阴郁的气氛,紧接着通过“山北山南雨”突显了环境的压抑,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行人相背而去,似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啼鸦声则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哀伤,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
后半部分“门前万斛春寒”更是将春天气候的寒冷与心灵的冷清结合起来,梅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在逆境中的脆弱。最后一句“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则流露出对友人作诗的无奈与期待,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执着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寒冷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辛弃疾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作者在诗中希望朋友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清平乐》的详细解析与相关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