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7:44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作者: 黄庭坚
司马丞相昔登庸,
诏用元老超群公。
杨绾当朝天下喜,
断碑零落卧秋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的感慨。诗中提到昔日的司马丞相被朝廷重用,成为元老中的佼佼者;而杨绾则受到了当朝的重视,令天下人感到高兴。最后一句提到断碑在秋风中静卧,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居士,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生病期间,表达了他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怀,反映了他对政治的思考和对人事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作者对政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开头提到的司马丞相和杨绾,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抱负。诗中通过人物的光辉成就与随之而来的历史变迁,揭示了政治的复杂性和无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断碑零落卧秋风”,更是将这种无情的历史感推向高潮,象征着人事如梦,历史如烟,令人感慨万千。整体而言,诗歌在平淡中蕴含深意,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政治风云的变幻,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司马丞相是谁?
A. 一位著名的将领
B. 一位著名的宰相
C. 一位著名的诗人
D. 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诗中提到的“断碑”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历史的遗迹与无情
C. 人生的辉煌
D. 爱情的甜蜜
杜甫《春望》与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的对比: 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黄庭坚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