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5:23
原文展示:
送僧归越 杨亿 〔宋代〕 中林宴坐赤髭繁,水月禅心出世间。 说法音同海潮震,随缘身比岳云闲。 曹溪嫡嗣多参见,碧落仙乡遍往还。 归去旧房秋色晚,润松枝偃雨苔斑。
白话文翻译:
在林中宴坐,红色的胡须茂盛,水月般的禅心超脱于尘世之外。 说法的声音如同海潮般震撼,随缘而行的身影比山岳间的云还要悠闲。 曹溪的正宗弟子多次参拜,穿梭于碧落仙乡之间。 回到旧时的房间,秋色已晚,湿润的松枝下,雨后的苔藓斑斑。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杨亿送别一位僧人归越(今浙江一带)的作品,表达了对僧人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僧人的生活和修行受到广泛尊重。诗中通过对僧人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僧人归乡的祝福和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首联以“中林宴坐赤髭繁”描绘僧人在林中安坐的景象,红色的胡须茂盛,象征着僧人的修行岁月。颔联以“水月禅心出世间”比喻僧人的禅心清净,如水中月影,虚幻不实,超脱于尘世之外。颈联以“说法音同海潮震”形容僧人讲经说法的声音宏大,如海潮般震撼,而“随缘身比岳云闲”则形容僧人随缘而行的身影比山岳间的云还要悠闲。尾联以“归去旧房秋色晚”描绘僧人归乡的景象,秋色已晚,湿润的松枝下,雨后的苔藓斑斑,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僧人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生活的赞美和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水月禅心”比喻的是什么? A. 禅心清净 B. 禅心虚幻 C. 禅心超脱 D. 禅心深邃
诗中“说法音同海潮震”形容的是什么? A. 声音微弱 B. 声音宏大 C. 声音悠扬 D. 声音清脆
诗中“随缘身比岳云闲”形容的是什么? A. 身影忙碌 B. 身影悠闲 C. 身影沉重 D. 身影轻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