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禅堂》

时间: 2025-04-26 05:06:39

诗句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39

原文展示: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白话文翻译:

在土地上茂密地生长着菁茆(野草),环绕着一片空白的宁静。
山间的花瓣飘落到幽静的门前,门里有一位无所挂念的客人。
他涉水而行,并不追求任何事物,照亮空灵的空间,无需分辨。
万物的声音因缘而生,深邃中在喧嚣中显得静谧。
心境本来是相同的,如同鸟儿飞过不留痕迹。

注释:

  • 菁茆:指野生的草木。
  • 虚白:指空灵的白色,象征宁静与无欲。
  • 忘机:意指无所挂碍,心中无杂念。
  • :指涉水而行。
  • 本非取:指本就不追求何物。
  • 万籁:指万物的声音,常用来形容自然的声音。
  • 窅然:形容深邃,难以捉摸的样子。
  • 遗迹:留下的痕迹。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表达的禅意和超然物外的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家和佛教的哲学理念密切相关。这种思想在唐代尤为盛行,诗人柳宗元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儒学家。他以清新、质朴的诗风著称,是“古文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柳宗元在政治上曾遭贬谪,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创作背景:

《禅堂》写于柳宗元被贬谪至永州时期,他在此期间常常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境界。诗中所描绘的幽静自然环境与无所挂碍的心境,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禅堂》是一首典型的禅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发地结菁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图景,这种草木丛生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繁荣。然而,诗人并不止于表面,而是深入探讨内心的宁静与超然。随着诗句的发展,环境的描写逐渐引导我们进入一种更深的哲理思考。

“团团抱虚白”中的“虚白”代表着一种超脱的境界,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中有忘机客”则引出了诗人对理想人生态度的描绘,忘却世俗的烦恼,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最后几句“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则为全诗画上了句号,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结合,展现了柳宗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发地结菁茆:描写自然环境,表现生机。
  2. 团团抱虚白:象征宁静,暗示心境的超然。
  3. 山花落幽户:暗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4. 中有忘机客:描绘一种理想化的隐士形象。
  5. 涉有本非取:表达无所追求的生活态度。
  6. 照空不待析:强调心灵的自由与洒脱。
  7. 万籁俱缘生:自然声响的和谐与共生。
  8. 窅然喧中寂: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寂静。
  9. 心境本同如:强调心灵的统一性。
  10. 鸟飞无遗迹:象征自由与无牵挂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形成鲜明对比,增添韵律感。
  • 意象:诗中多用自然意象,表现内心的变化与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无所追求的生活理想的向往。它传达了一种禅意,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柳宗元的哲思与诗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菁茆: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自然的生机。
  • 虚白:代表宁静与超脱,反映心境的空灵。
  • 忘机客:隐士形象,表现离世的理想态度。
  • 鸟飞:象征自由与无羁绊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表面内容,更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发地结菁茆”的意思是: A. 草木茂盛
    B. 荒芜无物
    C. 山水相连
    D. 人迹罕至

  2. “中有忘机客”中的“忘机”指的是: A. 忘记烦恼
    B. 机智聪明
    C. 忘却时间
    D. 机缘巧合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离世隐居的理想
    C. 表达对人生的失望
    D. 追求名利与权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寒山《诗》

诗词对比:

  • 《禅堂》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之美的直接描绘,而柳宗元则更深刻地探讨了心灵的超然。

这些作品都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柳宗元诗文选》
  3. 《中国古代诗词导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莲桥 掩扉 新年 题周南斋书卷 独山 大维那求颂 达磨赞 达磨赞 船子赞 出山相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忠孝节烈 连手 弓字旁的字 水灵灵 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厖然 包含琅的词语有哪些 乡曲之誉 甄奇录异 日字旁的字 包含餐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包含聘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对屠门而大嚼 风开头的成语 解探 天英 寄人檐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