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19
莲桥琢石跨松蹊,
满院真香种木樨。
欲得淡轩谈寂照,
须将明水洗沉迷。
云峰黯黯巴猿啸,
竹岭苍苍杜宇啼。
从此邦人知胜概,
为师增贲此招提。
在松林的小路上,石桥雕刻而成,
院子里满是香气扑鼻的木樨花。
想要在幽静的轩窗里畅谈和煦的阳光,
就必须用清澈的水来洗去心中的迷惑。
云雾缭绕的山峰中,猿猴在悲啼,
苍翠的竹岭里,杜鹃在哀鸣。
从此,这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里的胜景,
为此,我的老师增添了这座庙宇的辉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肱,宋代诗人,较少为人所知,代表作不多,但其作品常透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肱在某个静谧的地方,或许是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或许是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瑞莲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诗中以“莲桥”开篇,象征着优雅与纯洁,桥的存在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接着,作者通过“满院真香种木樨”描绘出了一幅香气四溢的画面,木樨花浓烈的香气使人感到温馨与舒适,这是一种生活的美好体验。
在表达内心的渴望时,诗人以“欲得淡轩谈寂照”引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明澈是理解生活的关键。而“明水洗沉迷”则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只有通过心灵的洗涤,才能摆脱迷惑,重新找回自我。
接下来的“云峰黯黯巴猿啸,竹岭苍苍杜宇啼”,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又略显哀伤的自然场景,猿啼与杜宇的哀鸣既是对自然的感知,也映射了诗人的情感。最后一句“从此邦人知胜概,为师增贲此招提”则是对美景的赞美与流传,显示了诗人希望将此美好传达给更多人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结合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强调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莲桥琢石跨松蹊”中,莲桥象征什么?
a) 哀伤
b) 优雅与纯洁
c) 纷扰
诗中提到的“明水”象征什么?
a) 迷惑
b) 心灵的清澈
c) 混乱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个人的孤独
b) 对美好景象的传播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肱的《瑞莲桥》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王肱通过自然景观描绘出宁静的美,而李白则在月光下反思人生,尽管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心灵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