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28
夜坐吟
作者: 郭奎 〔明代〕
江风萧萧吹古树,
关月苍茫海生雾。
北斗渐落明河微,
城头乌啼天欲曙。
客子不寐忧无衣,
东征三年犹未归。
蟋蟀在户岁将暮,
洞庭霜白芙蓉希。
男儿生当百战死,
不执金吾即挟匕。
闭门勿用长夜歌,
骐骥终能致千里。
夜深人静,江风呼啸,古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关外的月色苍茫,海面上升起了浓雾。北斗星渐渐落下,河面上光芒微弱,城头的乌鸦啼叫,天色即将破晓。身为客子的我辗转难眠,心中忧虑无衣可穿,东征已三年,依然未归。蟋蟀在门口鸣叫,岁月即将暮去,洞庭湖的霜白映衬着稀疏的芙蓉。作为男子汉,生应当为国家而战死,不应执着于金钱和权力,闭门不唱长夜的歌,骐骥终究能奔向千里之外。
郭奎,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战争和社会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情感和思想。
《夜坐吟》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身为游子,面临着战争与离别的苦恼。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家国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夜坐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家乡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江风、古树、月色和海雾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归乡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述身为“客子”的孤独与无奈,三年的东征不仅让他身心疲惫,也使他在亲情与责任之间感到迷茫。蟋蟀的鸣叫,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增强了诗的感伤情绪。
最后的两句,诗人以豪壮的气概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强调了男子汉应有的担当与勇气。他不愿沉迷于长夜的歌声,而是向往能驰骋千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国家、家园、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身为游子的孤寂与无奈,反映了对国家、家园的思考与责任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诗中提到的“北斗”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方向与希望
C. 友谊
“蟋蟀在户岁将暮”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愁苦与无奈
C. 忧虑
诗中“男儿生当百战死”的意思是?
A. 男子应当勇敢作战
B. 男子应当追求财富
C. 男子应当追求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