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2:10
吴树绿如盖,越山天下奇。
遥知戎事暇,总是雅歌时。
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
西宛有名骥,安得为君驰。
这首诗描绘了吴地的绿树如盖,越山的壮丽奇特。我远远能知道你闲暇时的戎事,正是吟唱雅歌的美好时光。国士曾经持节出征,将军已经在战场上立下了大旗。在西宛有一匹著名的骏马,怎么能让它为你奔腾呢?
郭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闻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际,诗人通过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吴地的美丽和越山的奇特,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诗中通过“遥知戎事暇”的表述,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暗示了战乱中的宁静时光是多么珍贵。接着,诗人提到“国士曾持节”,不仅强调了国家需要英才的现实,更突显了将军的壮志与豪情。最后一句“安得为君驰”,通过名马的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吴树绿如盖,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国士曾持节”中的“国士”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宛有名骥”,代表了什么?
答案: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郭奎的《寄孙伯融》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但郭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历史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更深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