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孙伯融》

时间: 2025-04-26 19:42:10

诗句

吴树绿如盖,越山天下奇。

遥知戎事暇,总是雅歌时。

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

西宛有名骥,安得为君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2:10

原文展示:

吴树绿如盖,越山天下奇。
遥知戎事暇,总是雅歌时。
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
西宛有名骥,安得为君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地的绿树如盖,越山的壮丽奇特。我远远能知道你闲暇时的戎事,正是吟唱雅歌的美好时光。国士曾经持节出征,将军已经在战场上立下了大旗。在西宛有一匹著名的骏马,怎么能让它为你奔腾呢?

注释:

  • 吴树:指的是吴地(今江苏省一带)的树木,形容绿树成荫。
  • 越山:指的是越国(今浙江一带)的山,寓意奇特、美丽。
  • 戎事:指战争、军事事务。
  • 国士:指国家的英才、杰出的人物。
  • 持节:古代官员出征时持有的信物,象征权力和使命。
  • 安得为君驰:意为如何能让这匹骏马为你奔跑,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闻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际,诗人通过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吴地的美丽和越山的奇特,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诗中通过“遥知戎事暇”的表述,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暗示了战乱中的宁静时光是多么珍贵。接着,诗人提到“国士曾持节”,不仅强调了国家需要英才的现实,更突显了将军的壮志与豪情。最后一句“安得为君驰”,通过名马的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树绿如盖:描绘了吴地的树木繁茂,形象生动。
  2. 越山天下奇:凸显越山的独特,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3. 遥知戎事暇:远远了解到友人的闲暇时光,流露出关心。
  4. 总是雅歌时:暗示在这样的时光中,吟唱雅歌是多么美好。
  5. 国士曾持节:提到英才出征,彰显国家需要人杰的现实。
  6. 将军已建旗:表明战斗已经开始,增强紧迫感。
  7. 西宛有名骥:名马的存在象征着优秀的潜力。
  8. 安得为君驰:寄托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能够成就伟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吴树绿如盖”,将树木与盖子相比较,形象生动。
  • 对仗:如“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结构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树:象征繁荣与生机。
  • 越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壮丽。
  • 名骥:象征着优秀的人才与潜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树绿如盖,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荒凉
    • B. 繁茂
    • C. 贫瘠
  2. “国士曾持节”中的“国士”指什么?

    • A. 普通人
    • B. 国家英雄
    • C. 商贾
  3. 诗中提到的“西宛有名骥”,代表了什么?

    • A. 失败
    • B. 优秀人才
    • C. 普通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郭奎的《寄孙伯融》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但郭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历史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更深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郭奎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表弟程德孺生日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此君庵 池上二首 送淡公二首 如梦令·题淮山楼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戏和正辅一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台的成语 石缁 肤不生毛 业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浪弟子 脉络分明 曰字旁的字 包含霎的词语有哪些 忸怩不安 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过时货 瓦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百顺千随 只首 桥山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