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时间: 2025-07-27 11:28:02

诗句

廛居倦喧卑,区中憎狭隘。

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

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8:02

原文展示:

廛居倦喧卑,区中憎狭隘。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

白话文翻译:

居住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厌倦,对狭小的空间感到憎恶。放眼望向广阔的宇宙,山河如同磨砺的带子。一声长啸响彻万林之巅,呼唤风声成为自然的天籁。

注释:

  • 廛居:指居住在城市中。
  • 喧卑:喧嚣而卑微的环境。
  • 区中:指狭小的空间。
  • 砺带:磨砺的带子,比喻山河。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丙子岁(可能是宋代的一个年份)三月十二日游嵩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作者游历嵩山时的所感所想。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雄伟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宇宙的广阔,从而产生了对城市狭隘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生活的喧嚣与狭隘和自然界的广阔与壮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诗中“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一句,以宇宙为背景,将山河比作磨砺的带子,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而“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则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自然界的生动感和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廛居倦喧卑:作者厌倦了城市生活的喧嚣和卑微。
  2. 区中憎狭隘:对狭小的居住空间感到憎恶。
  3. 游目宇宙间:放眼望向广阔的宇宙。
  4. 山河真砺带:山河如同磨砺的带子,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壮丽。
  5. 一啸万林端:一声长啸响彻万林之巅。
  6. 呼风作天籁:呼唤风声成为自然的天籁。

修辞手法:

  • 比喻:“山河真砺带”将山河比作磨砺的带子,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壮丽。
  • 拟人:“呼风作天籁”将风声拟人化,增强了自然界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不同,作者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宇宙:广阔无垠的空间,象征着无限和自由。
  • 山河:自然界的壮丽景色,象征着力量和永恒。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廛居倦喧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不满? A. 自然环境 B. 城市生活 C. 社会环境 D. 政治环境

  2. “山河真砺带”中的“砺带”比喻了什么? A. 山河的形状 B. 山河的壮丽 C. 山河的流动 D. 山河的静止

  3. “呼风作天籁”中的“天籁”指的是什么? A. 人造音乐 B. 自然声音 C. 动物叫声 D. 机器声音

答案:

  1. B. 城市生活
  2. B. 山河的壮丽
  3. B. 自然声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表达了对泰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廌的《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与杜甫的《望岳》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但李廌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李廌的诗作。

相关查询

赠闻人松庵 水调歌头(丁亥送方子南出蜀) 水调歌头·今岁渝州热 醉蓬莱(丁酉春题江州琵琶亭,时自兵间还幕,有焚舟之惊。) 道音梅花可爱风无复存者 赋新茶 满江红·明日生初 次蒋志父韵 挽蹇都官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河鱼天雁 骨字旁的字 烛鉴 缺漏 持疑不决 常设 録牒 高谈大论 建之底的字 疋段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麥字旁的字 包含秉的成语 章决句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