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孟子·圣人人伦之至》

时间: 2025-05-03 21:08:07

诗句

圆头方腹一皆人,尧舜元非凤与麟。

道德文章光万世,看来只是尽人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8:07

原文展示

圆头方腹一皆人,尧舜元非凤与麟。道德文章光万世,看来只是尽人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圆头方腹的形状代表人类的多样性,而尧舜这样的圣人并非神话般的凤和麟,而是来自于普通的人类。道德和文章能够光耀万世,但归根结底,这些都只是对人伦的充分体现。

注释

  • 圆头方腹:形容人类的形状,可能指代不同性格和品德的人。
  • 尧舜:古代中国的圣人,尧和舜被视为贤明的统治者。
  • 凤与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卓越和美好,通常与非凡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 道德文章:指的是道德观念和文学作品,这里暗指文化的精髓。
  • 尽人伦:充分体现人类的伦理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重视文治和道德的时代。他的诗作多关注伦理和人性,强调道德的力量与人伦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对道德和人伦的重视达到高峰,陈普的这首诗正是呼应了当时的社会思想。诗中反映了对圣人和道德的崇高理想,同时也表明了普通人对伦理道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人类的多样性与道德的普遍性。陈普用“圆头方腹”来形容人,强调了人性中的平凡与独特,而通过提及尧舜,他则将普通人与圣人相连接,传达出一种“人人皆可为圣”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宋代的文人中颇具影响力,强调了每个人都有道德修养的可能。

诗中提到的“道德文章光万世”,则表达了文化和道德的持久影响力,表明真正的智慧与高尚在于人伦的实践。这种对人伦的重视,不仅是对古代圣贤的致敬,更是对现代人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圆头方腹一皆人:指人类的身体形态,强调人类的多样性与普遍性。
    • 尧舜元非凤与麟:尧舜作为古代的圣人,表明他们是人而非神话中的神兽。
    • 道德文章光万世:道德与文化能够流传千古,影响后世。
    • 看来只是尽人伦:强调这些伟大的道德和文化成就,实际上源于对人伦的践行。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圆头方腹”比喻人类的形态。
    • 对比:将尧舜与凤麟作对比,突显普通人与圣人的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性的平等与道德的普遍性,认为每个人都能通过对人伦的理解与实践而成就伟大。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尧舜:象征智慧与德行的最高境界。
    • 凤与麟:代表神话中的完美与非凡。
    • 道德文章:指文化的精髓与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舜”是指: a) 神话中的生物
    b) 古代的圣人
    c) 现代的人物
    答案:b

  2. “圆头方腹”主要描述的是: a) 动物的形态
    b) 人类的多样性
    c) 自然景观
    答案:b

  3. 诗中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尊重人伦
    c) 崇尚个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论语》:孔子的言论中也提及了人伦与道德。
  2. 杜甫的《春望》:在描写时代背景的同时也关注人性。

诗词对比

  • 陈普与李白:陈普强调伦理和人伦,而李白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由,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研究》:对陈普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2. 《古代文化与道德观》:探讨古代文化对人伦的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送道士归天台 送吴融员外赴阙 少年行 其二 别冯使君 晚春寄张侍郎 夏日晚望 送李铏赴举 寿春进祝圣七首·搜扬草泽 闻杜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饮血崩心 肠慌腹热 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亡人自存 胶乳 圣觉 巛字旁的字 包含凉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坑的词语有哪些 倒枕搥床 剖白 半涂而废 号噭 包含制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格结尾的成语 杏靥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