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时间: 2025-05-06 08:32:26

诗句

扶创裹血过家乡,四顾何人守四方。

梁楚淮南残一国,山河争属将狼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32:26

原文展示

扶创裹血过家乡,四顾何人守四方。
梁楚淮南残一国,山河争属将狼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汉高祖刘邦创建汉朝的艰辛历程。诗人回到故乡,血迹斑斑的扶创,却四处望去,竟没有人能够守护这片土地。梁国、楚国和淮南的残破,仿佛只剩下狼和羊在争夺山河的归属。

注释

  • 扶创:扶持的创伤,指流血的伤口。
  • 裹血:伤口上包裹着血迹,形象地表达受伤的状态。
  • 四顾:四处张望,观察周围的情况。
  • 梁楚淮南:指汉朝建立之前的几个重要地区,代表着当时的割据势力。
  • 残一国:形容一个国家的残破不堪。
  • 山河争属:山河在争夺归属,象征着混乱和战乱。

典故解析

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艰辛与血腥,诗中通过“扶创裹血”直接反映了战斗的残酷和个人的悲惨经历。同时,梁、楚、淮南等地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当时各个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描写历史事件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借古喻今,抒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诗人以“扶创裹血”开篇,直接引入了战争带来的伤痛,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接着通过“何人守四方”的感慨,表现出对国家安全的忧心,以及对英雄辈出的渴望。随后提到的“梁楚淮南”,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暗示着曾经辉煌的王朝如今已是残破不堪。最后通过“山河争属将狼羊”,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混乱局势的描绘,象征着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悲凉与惆怅,表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诗中不仅有对历史的回顾,更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深邃与悲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扶创裹血过家乡:以“扶创”引入,暗示诗人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回到家乡时满身是伤,体现出个人的苦痛。
  2. 四顾何人守四方:四周环顾,却无一人能够守护这片土地,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和失落。
  3. 梁楚淮南残一国:提及历史上曾经强盛的梁国、楚国和淮南,如今已是残破,反映出王朝更替的无情。
  4. 山河争属将狼羊:象征性地描绘了山河在狼与羊之间争夺,暗示着混乱与无序的局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的动荡比喻为狼和羊的争夺,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对仗: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沉重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感受,体现出一种悲壮的历史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扶创: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 四方:象征国家的安定和安全。
  • 狼羊:象征着弱肉强食的混乱局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扶创裹血”中的“扶创”指的是: A. 受伤的状态 B. 乡愁的表现 C. 战斗的胜利

  2. “四顾何人守四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英雄的崇敬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历史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狼羊”象征的是: A. 和平与安宁 B. 战争与混乱 C. 富饶与贫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普的诗更加直接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创伤,而杜甫则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感慨。两首诗都体现出对历史的沉重反思,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汉史》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咏史上·汉高帝八首》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意蕴。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打鱼歌 后出塞五首 登牛头山亭子 寄题江外草堂 浣溪沙·麻叶层层叶光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其二 相逢歌 摇落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刈稻了咏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血忌 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杀人灭口 活灵活现 绦虫病 鸟字旁的字 一误再误 以手叩额 十二月党人起义 惨不忍睹 包含榆的词语有哪些 避风灯 耂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包含肚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摸门不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