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孟子·湍水》

时间: 2025-05-21 02:04:02

诗句

湍水萦回随所决,亦须顺道乃从流。

若非所性元趋下,料可东西决得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2:04:02

原文展示

湍水萦回随所决,
亦须顺道乃从流。
若非所性元趋下,
料可东西决得不。

白话文翻译

急流的水流曲折回旋,必须顺着河道才能畅通无阻。若不是水的本性就向下流动,恐怕东西方向的分流也不会顺利。

注释

字词注释:

  1. 湍水:指急流的水,流动迅速而急促。
  2. 萦回:环绕回旋,形容水流的曲折。
  3. 顺道:顺着河道,沿着自然的路径。
  4. 所性:指事物的本性或自然特性。
  5. 元趋下:本来就向下流动,表示水流的自然倾向。
  6. 料可:恐怕可以,表示一种推测。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涉及直接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自然规律和事物本性的重要性,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顺应自然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较为平淡,主要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他的诗语言简练,常常蕴含哲理,善于观察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对人类行为的思考,试图启迪世人顺应自然法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湍急水流的描绘,隐喻了人生与事物的本性。诗人深刻理解自然规律,认为只有顺应自然的发展方向,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首句“湍水萦回随所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动态,且“随所决”暗示了选择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亦须顺道乃从流”则进一步强调,生活中的选择应当遵循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顺势而为”的重视。诗歌后半部分的“若非所性元趋下,料可东西决得不”则引导读者思考,若不顺应事物的本性,结果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整首诗不仅是对水流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要明白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湍水萦回随所决:描绘了急流水的曲折流动,暗示选择的方向。
  2. 亦须顺道乃从流:强调顺应自然的流向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3. 若非所性元趋下:提出假设,若不是水的特性向下流动。
  4. 料可东西决得不:推测如果不顺其自然,东西方向的分流将难以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流比喻人生道路,生动形象。
  • 拟人:将水流赋予“性”,使其似人般有本性。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顺势而为”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应当理解和尊重事物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方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湍水:象征变化和不稳定的环境。
  2. 顺道:象征理智和顺应自然的选择。
  3. 东西决:象征人生中的选择与分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湍水”指的是什么?

    • A. 平静的水流
    • B. 急流的水
    • C. 井水
    • D. 河水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顺道乃__”。

  3. 判断题:诗中认为,顺应自然是成功的关键。(对/错)

答案:

  1. B
  2. 从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湍水》更注重哲理和自然规律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畅快。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但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韵三篇 庭草 严郑公宅同咏竹 倚杖(盐亭县作) 江亭 述古三首 白丝行 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树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矫罪 相夸 马茹子 歺字旁的字 风驰云走 笨头笨脑 入字旁的字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天道昭彰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包字头的字 不念僧面念佛面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剔的成语 衍形 中外合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