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3:19
胜胜慢(和张文伯木犀)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菊团封绿,莲萼凋红,萧然独见芳姿。
短墙高榭,疏筠怪石偏宜。
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
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屦追随。
曷似江头竹外,凌霜犯雪,岁晚争奇。
夕赏朝吟,劝秋莫放离披。
细看石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
最好处,拥新妆临鉴碧溪。
菊花团团围绕,封住了绿色,莲花的叶子凋零得红艳,只有我独自欣赏那美丽的姿态。
短墙高楼,稀疏的竹林和奇特的石头特别合适。
香气随着秋风四处飘散,微雨过后,清露滴落。
在花阴下,写信吟唱,手杖和鞋子轻轻追随。
哪里比得上江边竹外,经历霜雪,年末争奇斗艳。
傍晚赏花,清晨吟唱,劝告秋天不要轻易放弃美丽的花瓣。
细细品味那石玉般的茶叶,叶子似乎将风韵传递给了她。
最美的地方,是在碧溪旁拥抱新装的景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文关怀。他的诗风典雅清新,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胜胜慢》是王之道在秋天时节写的词,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与情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审美情趣。
《胜胜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菊花与莲花的细致观察。在描写中,诗人不仅关注花的外在美,更注重花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整首词透出一种清幽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美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初句以“菊团封绿,莲萼凋红”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有凋零的红色,暗示着时光流逝、生命变化的主题。接着,诗人通过“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描绘了秋风的清新与微雨的细腻,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愁与惆怅。
在“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屦追随”中,诗人表现了自己在花阴下吟诗作对的闲适生活,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雅情趣。此时的他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逍遥自在。
接下来的“曷似江头竹外,凌霜犯雪,岁晚争奇”则引入了一种对比,竹子在严冬中依然挺拔,象征着不屈的品格,表现了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赞美。诗的最后,诗人以“最好处,拥新妆临鉴碧溪”收尾,强调了自然美的无穷魅力,令人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美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高洁、坚韧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墙高榭”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清幽的竹林
b) 繁华的市区
c) 现代的建筑
诗人认为秋天的美丽应该如何对待?
a) 应该放弃
b) 应该珍惜
c) 应该忽视
诗中“凌霜犯雪”中的“凌霜”指的是什么?
a) 竹子在严寒中的表现
b) 菊花的香气
c) 秋天的微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