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35
代人纳婿亲会致语口号
作者: 史浩 〔宋代〕
人物宣城妙九州,
乘龙果是属清流。
相逢解赋澄江练,
上胜都归叠嶂楼。
画戟林中银漏迥,
香梅影底玉杯浮。
洞房咫尺笙歌沸,
谁道华胥祇梦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人物来自宣城,才情横溢,犹如乘龙之人。相遇时在澄清的江水旁赋诗,胜过了都城的高楼大厦。画戟林中银色的漏斗时而闪烁,香梅的影子下,玉杯轻轻浮动。洞房之近,乐声如潮,谁能说华胥的梦只是虚幻的游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其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亲友的婚礼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辞藻,展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婚礼场景。开头两句通过“宣城”与“乘龙”两个极具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传达出新郎的才华与地位。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使人联想到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
尤其是“香梅影底玉杯浮”一句,既表现了婚礼的喜庆,又暗含了对新生活的祝愿。最后两句则以“洞房”和“华胥梦”形成对比,既体现了现实中的欢愉与热闹,又引申出对理想和幸福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优雅流畅,更在意境上深邃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新人美好未来的祝愿,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宣城”的人物被比喻为何?
a) 清流
b) 乘龙
c) 香梅
诗中提到的“华胥梦”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幻想
c) 诗人的理想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婚姻的嘲讽
b) 对新人的祝愿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史浩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前者表现了婚礼的喜庆,后者则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蕴含了对亲情和爱情的深切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