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

时间: 2025-04-27 05:07:42

诗句

斜风横雨。

咫尺高城路。

红蓼岸,苍葭浦。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

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

肠断家何处。

又见重阳度。

多少恨,从谁诉。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

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42

原文展示:

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
王之道 〔宋代〕
斜风横雨。咫尺高城路。
红蓼岸,苍葭浦。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
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
肠断家何处。又见重阳度。
多少恨,从谁诉。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
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

白话文翻译:

在斜风细雨中,近在咫尺的高城之路显得模糊不清。
红蓼生长在岸边,苍茫的芦苇丛生于水边。
春天的景色已经晚了,停泊在邮亭的舟船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孤寂。
信件无从传递,只有那鹊声时隐时现,却无从确认消息的真伪。
家在哪里,令人肠断,重阳节又要来了。
多少的怨恨,又该向谁诉说?
黄鸡斟满白酒,催促着我写下这句诗。
归去吧,人生不要被浮华的名声所误导。

注释:

  • 斜风横雨:斜着吹来的风和倾斜的雨,形容天气恶劣。
  • 咫尺高城路:近在咫尺的高城之路,指眼前的高城,但因天气原因看起来模糊不清。
  • 红蓼: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红色的蓼草。
  • 苍葭:苍茫的芦苇,常见于河边。
  • 滞留春色晚:春天的景色已经晚了,暗示流逝的时光。
  • 栖泊邮亭暮:在邮亭停泊的船只,黄昏时分显得孤独。
  • 信杳杳:信件无从传递,杳无音信。
  • 鹊声近有无凭据:喜鹊的叫声近在耳边,却不知是否有确切的消息。
  • 肠断家何处:思乡之情令人肝肠寸断,家在哪里呢?
  • 重阳度:重阳节即将来临。
  • 黄鸡斟白酒:用黄鸡酒来斟酒,表示一种仪式感。
  • 浮名误:不要被浮华的名声所迷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子升,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王之道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癸亥年重阳节,诗人在舟中写下此诗,正值重阳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全诗以斜风细雨开篇,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之感,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色,传达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感。高城、红蓼、苍葭这些意象的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江南秋景图。在这种景色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愈发明显,尤其是“肠断家何处”一句,情感直抵人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本应是团聚与欢庆的时刻,但诗人却在这时感到无比孤独。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情感更为深沉,表现出人对于时间、家乡、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人生莫被浮名误”则是对人生的告诫,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外在的名声所迷惑,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风横雨:描绘了天气的阴沉,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
  2. 咫尺高城路:即使是在近处,也因为天气的影响而变得模糊,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
  3. 红蓼岸,苍葭浦:具体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同时也暗示了孤独。
  4.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夜幕降临,表现出时光的流逝。
  5. 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信件无从传递,象征着无望的等待和失落。
  6. 肠断家何处:强烈的思乡情怀,表现出对家的渴望与无奈。
  7. 又见重阳度:重阳节的到来提醒人们节日的欢庆,但在诗人的心中却是一种孤独。
  8. 多少恨,从谁诉:无法倾诉的情感积压在心中,愈发沉重。
  9.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通过饮酒来寻找灵感,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10. 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强调了人生的真实与珍贵,劝诫不要被虚名所迷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情感。
  • 对仗:如“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如“信杳杳”,赋予信件以人的情感,使思念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真实价值的思考。诗人在孤独和思念中,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不被名声所迷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风横雨:象征着不安与迷茫的情绪。
  • 高城:代表着遥不可及的理想或目标。
  • 红蓼、苍葭: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团聚与思乡。
  • 黄鸡白酒:代表着人情与生活的真实。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2. “信杳杳”中的“杳”字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渺小
    C. 无音信
    D. 清晰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来寻找灵感? A. 饮酒
    B. 听音乐
    C. 观景
    D. 写信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之道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之道的作品更为沉重,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与婉约。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中情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乐府君挽诗 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 水调歌头 赵运判师生日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 绩和李参政湖上杂咏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绩和李参政湖上杂咏 和夔漕王韵 念奴娇·刘郎初度随春到 八声甘州(约程漕使遇孙初筵劝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压韵 率由旧章 社饮 彐字旁的字 心如刀刺 袁安高卧 包含蕙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刚戾自用 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纤儿 禅絮沾泥 兀字旁的字 雍荣雅步 赤字旁的字 孤老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