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42
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
王之道 〔宋代〕
斜风横雨。咫尺高城路。
红蓼岸,苍葭浦。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
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
肠断家何处。又见重阳度。
多少恨,从谁诉。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
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
在斜风细雨中,近在咫尺的高城之路显得模糊不清。
红蓼生长在岸边,苍茫的芦苇丛生于水边。
春天的景色已经晚了,停泊在邮亭的舟船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孤寂。
信件无从传递,只有那鹊声时隐时现,却无从确认消息的真伪。
家在哪里,令人肠断,重阳节又要来了。
多少的怨恨,又该向谁诉说?
黄鸡斟满白酒,催促着我写下这句诗。
归去吧,人生不要被浮华的名声所误导。
王之道,字子升,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王之道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
这首诗创作于癸亥年重阳节,诗人在舟中写下此诗,正值重阳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全诗以斜风细雨开篇,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之感,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色,传达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感。高城、红蓼、苍葭这些意象的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江南秋景图。在这种景色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愈发明显,尤其是“肠断家何处”一句,情感直抵人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本应是团聚与欢庆的时刻,但诗人却在这时感到无比孤独。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情感更为深沉,表现出人对于时间、家乡、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人生莫被浮名误”则是对人生的告诫,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外在的名声所迷惑,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真实价值的思考。诗人在孤独和思念中,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不被名声所迷惑。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信杳杳”中的“杳”字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渺小
C. 无音信
D. 清晰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来寻找灵感?
A. 饮酒
B. 听音乐
C. 观景
D. 写信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中情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