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行》

时间: 2025-04-28 19:35:29

诗句

亦笑卢仝屋数间,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5:29

原文展示:

山行
方岳 〔宋代〕

亦笑卢仝屋数间,
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
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
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
留与春风作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的景象,带着轻松的心情。诗中提到卢仝的几间屋子,野猿和鹤在一起攀爬。刚登上楼便见一溪的月光,出门后漫步十里山路。心情愉快时自己带着残酒醉意,谁也不能像我这样悠闲。樵夫的青烟不要掩盖了柴门的小路,留给春风自由往来。

注释:

  • 卢仝:南宋诗人,以隐逸生活著称。
  • :指山中的猿猴,象征自然的野趣。
  • 皋鹤:野鹤,表示自然环境的宁静。
  • 溪月:指溪水中的月影,意境清幽。
  • 残藁:指剩余的稻草,暗示作者的饮酒状态。
  • 樵青:指樵夫的烟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著名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方岳在一次山行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悠闲的隐逸生活,与现实的纷扰形成对比。

诗歌鉴赏:

方岳的《山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行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前两句引入了隐逸的氛围,通过卢仝的房屋和野猿皋鹤的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间几句通过“溪月”与“十里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开阔的感觉,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幽的月光与山间的宁静。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自我反思,作者自携残藁醉,表达了对酒与自然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清闲的情感。最后两句以樵青与春风作结,意在强调生活的自由与自然的回归,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心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展现了方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亦笑卢仝屋数间:开篇提到卢仝的房屋,引出隐逸者的生活。
  • 野猿皋鹤共跻攀:描绘了自然的生态,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
  • 才登楼见一溪月:用“溪月”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 不出门行十里山:表现出悠闲的心态,随意漫游在山间。
  • 有兴自携残藁醉:表达自得其乐的状态,享受生活的乐趣。
  • 无人得似老夫閒:强调诗人的独特闲适,与他人形成对比。
  • 樵青莫掩柴扉路:提醒不要遮挡通往自然的小路。
  • 留与春风作往还:表达与自然的互动和自由流动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月”比喻清幽的自然景色。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象征清幽与宁静。
  • 樵夫:象征与自然相融的劳动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卢仝”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画家
    C. 一位书法家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都市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3. “樵青莫掩柴扉路”中的“樵青”指的是: A. 树木
    B. 樵夫的烟火
    C. 青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方岳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了隐逸与自然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哲思,而方岳则更偏向于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自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方岳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山庄 其二 望山庄 其一 自紫极观过天柱 雪中浴冷泉示诸友 诗一首 琼花 颂杨邑侯书惠士子 志局偶成 再咏星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执 水容 歧路亡羊 柳翠 寄人篱下 疗愁 包含急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帝姬 远处夸称,近方卖弄 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力大无比 误人子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