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57:59
清平乐
作者:丁彦和 〔清代〕
小窗莺语,似说春将去。
云节飙轮无觅处,但见一庭红雨。
杜鹃何事频催,韶年一去难追。
留得余芳数点,还凭燕子衔来。
在小窗前,黄莺的鸣叫,仿佛在告诉我春天快要过去了。
云端的风轮难以寻觅,却只看到庭院里细雨如红。
杜鹃鸟为何频频催促,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
只留下几许余香,还依靠燕子来衔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丁彦和,清代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充满了个人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借助春天与青春的象征,表达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丁彦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小窗莺语”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春日气息,然而接下来的“似说春将去”则使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短暂和青春易逝的深刻感触。
“云节飙轮无觅处,但见一庭红雨”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感伤,细雨中的红花仿佛是春天的泪水,既美丽又令人心痛。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美的瞬息万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失去的无奈。
接下来的“杜鹃何事频催”则将主题引向了对时间的思考,杜鹃鸟的啼叫似乎在不断催促着时光的流逝,使人更加清晰地意识到“韶年一去难追”。而最后一句“留得余芳数点,还凭燕子衔来”则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尽管青春已逝,但依然可以通过回忆和自然之美来感受生命的延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珍惜,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自然的赞美
“杜鹃何事频催”中的杜鹃象征什么?
A. 春天
B. 青春
C. 时间的流逝
D. 生命的脆弱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A. 失去的青春
B. 未来的希望
C. 春天的结束
D. 自然的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