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二首》

时间: 2025-04-26 14:23:20

诗句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

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游人鼓吹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3:20

原文展示: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
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游人鼓吹来。

白话文翻译:

过去栽种的杨柳和芙蓉,如今庭院里的布置更加美好。湖面上的光影与天空的景色交融在一起,不要让游人来这里喧闹。

注释:

  • 杨柳:指的是柳树,象征着柔美和春天。
  • 芙蓉:指的是荷花,常被视为美丽的象征。
  • 堂宇:指的是房屋、建筑。
  • 湖光:指湖水的光影。
  • 全天趣:指全天的美景和乐趣。
  • 莫遣:不要让。

典故解析:

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杨柳”、“芙蓉”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寓意美好、富有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绍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西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人声鼎沸的厌倦,表达了一种希望保持宁静的心情。

诗歌鉴赏:

《西湖二首》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提到的“杨柳”和“芙蓉”,勾勒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柳树轻盈飘动,荷花恣意绽放,富有生命力。而“近来堂宇更安排”则显示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用心布置,既有自然美,也有人文情怀的交融。

接下来的“湖光接得全天趣”,诗人通过湖面光影的描绘,体现了自然景色与天空的和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诗人却以“莫遣游人鼓吹来”结束,表现出对喧嚣的抵触,似乎在呼唤人们珍惜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声喧闹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杨柳芙蓉旧日栽: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种植的美好植物的回忆。
    2. 近来堂宇更安排:反映了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湖光接得全天趣:展现了湖面与天空交融的美丽景象。
    4. 莫遣游人鼓吹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的反感,渴望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采用对仗结构,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杨柳、芙蓉、湖光都是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声喧闹的不满,突显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柔美与春天。
  • 芙蓉:象征美丽与清新。
  • 湖光: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柳”和“芙蓉”分别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瑟
    B. 春天的柔美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热烈

  2. “湖光接得全天趣”中的“全天趣”指的是什么?
    A. 一天的劳苦
    B. 全天的美景
    C. 全天的欢笑
    D. 全天的喧嚣

  3. 诗人希望游人怎样?
    A. 欢快游玩
    B. 安静欣赏
    C. 喧闹来访
    D. 不要来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葛绍体的《西湖二首》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霜天晓角·五羊安在 永遇乐·银月凄凉 满庭芳·百雉城边 柳梢青(海棠) 贺新郎(赠林紫元) 贺新郎(咏雪二首) 贺新郎(别鹤林) 满江红(别鹤林) 新荷 独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食字旁的字 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地老虎 魂销魄散 杀人越货 普屯 骨字旁的字 石板 糸字旁的字 笔墨纸砚 克字旁的字 浮一大瓟 打破沙锅问到底 气克斗牛 包含尸的成语 阵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