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3:20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
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游人鼓吹来。
过去栽种的杨柳和芙蓉,如今庭院里的布置更加美好。湖面上的光影与天空的景色交融在一起,不要让游人来这里喧闹。
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杨柳”、“芙蓉”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寓意美好、富有生机。
葛绍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
此诗写于西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人声鼎沸的厌倦,表达了一种希望保持宁静的心情。
《西湖二首》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提到的“杨柳”和“芙蓉”,勾勒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柳树轻盈飘动,荷花恣意绽放,富有生命力。而“近来堂宇更安排”则显示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用心布置,既有自然美,也有人文情怀的交融。
接下来的“湖光接得全天趣”,诗人通过湖面光影的描绘,体现了自然景色与天空的和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诗人却以“莫遣游人鼓吹来”结束,表现出对喧嚣的抵触,似乎在呼唤人们珍惜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声喧闹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声喧闹的不满,突显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杨柳”和“芙蓉”分别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瑟
B. 春天的柔美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热烈
“湖光接得全天趣”中的“全天趣”指的是什么?
A. 一天的劳苦
B. 全天的美景
C. 全天的欢笑
D. 全天的喧嚣
诗人希望游人怎样?
A. 欢快游玩
B. 安静欣赏
C. 喧闹来访
D. 不要来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葛绍体的《西湖二首》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