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21
娇民技艺也天生,斗巧搜奇事事能。稚子土宜偏剧戏,浪儿黄累十三层。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日的西湖上,工匠们天生的技艺,争相展示出各种巧妙和奇特的技艺。小孩们在泥土上演出特别的剧目,而浪儿则像是叠加的黄土,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十三层。
马臻,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宋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时期。西湖作为历史文化名胜,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春日的美景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七》是一首生动描绘春日西湖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娇民技艺也天生”的开头,不仅突出了地方民众的智慧与天赋,也展现了人们在春日游玩时那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小孩们偏剧戏”,让人感受到童趣和生活的乐趣,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无限可能与希望。最后一句“浪儿黄累十三层”,则用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环境与人们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画面,宛如一幅春日的画卷。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现了人们在春日游玩的欢愉,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春日的西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人生乐趣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娇民”指的是:
A. 天生的艺术家
B. 技艺娴熟的工匠
C. 年幼的孩子
D. 自然的景象
“稚子土宜偏剧戏”中“稚子”意指:
A. 老人
B. 年幼的孩子
C. 学者
D. 魂灵
诗中“浪儿黄累”描绘了什么?
A. 水波的层叠
B. 河流的急促
C. 山的高低
D. 风的呼啸
答案: